[实用新型]试验用隔炭吸附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824.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岳辉;孙洪丽;郑晔;赵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3/24 | 分类号: | C22B3/24;C22B1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用隔炭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用隔炭吸附筛装置。
背景技术
炭浆法提金工艺是氰化提金的方法之一。该工艺从19世纪末已经开始研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不仅在技术上成熟可行,而且在各项选矿指标上均超越了其他工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普遍采用一种提金方法。炭浆法提金是含金物料氰化浸出完成之后,金氰络合物[Au(CN)2]-进行炭吸附的工艺过程。
试验室常用的炭吸附方法是:将打磨好的活性炭,直接投入氰化浸出搅拌槽,待吸附完成后,用隔炭筛将炭与矿浆分离。其缺点为:叶轮搅拌速度较高时,炭在搅拌槽中与搅拌叶轮直接接触,炭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吸附了金的粉炭流失在矿浆中;而搅拌速度较低时,炭沉积在搅拌槽底部,与矿浆接触不充分,影响吸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试验室炭吸附时炭磨损及吸附效率低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试验室试验用隔炭吸附筛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筛体框架、筛体固定夹和筛网组成,筛体框架是由前面板、后面板、底面板和提把组成,底面板连接在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底端之间,提把由后面板的顶端延伸而成,筛体固定夹设置在提把的上段,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两侧面覆设筛网。
所述的筛体框架的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的筛网为可拆卸式,筛网可以从筛体框架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筛网。
所述的筛网为16目或24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根据试验所需底炭密度,称取适量已打磨合格的活性炭装于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筛体固定夹将装好炭的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试验浸出槽内,根据矿浆液面调整没入深度;炭浸试验结束后,取下本实用新型,并于矿浆或清水中振动清洗本实用新型内的活性炭;将最终洗涤后的活性炭反冲到试验器皿中,待检测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实验室试验时,炭磨损及吸附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炭不会磨损,吸附效率高,适用于不同容积的搅拌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是由筛体框架1、筛体固定夹2和筛网3组成,筛体框架1是由前面板11、后面板12、底面板13和提把14组成,底面板13连接在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的底端之间,提把14由后面板12的顶端延伸而成,筛体固定夹2设置在提把14的上段,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之间的两侧面覆设筛网3。
所述的筛体框架1的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的筛网3为可拆卸式,筛网3可以从筛体框架1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筛网3。
所述的筛网3为16目或24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
如图3所示,根据试验所需底炭密度,称取适量已打磨合格的活性炭装于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筛体固定夹2将装好炭的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试验浸出槽A内,根据矿浆液面调整没入深度;炭浸试验结束后,取下本实用新型,并于矿浆或清水中振动清洗本实用新型内的活性炭;将最终洗涤后的活性炭反冲到试验器皿中,待检测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熔覆碳化物的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回转支承轴承套圈的喷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