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数码终端设备冷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664.0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4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渠志鹏;魏崎峰;曹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鹏耀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37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数码 终端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数码设备的散热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手机、车载导航仪、MP3等体积较小的可以手持的数码终端设备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目前补交流行的3G/4G智能手机,其在运行游戏、观看视频、上网等操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发热现象,严重时,随着温度的累积,会严重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车载导航仪、MP3以及其他类型的手持数码终端设备中,由于其中也含有芯片,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因此也需要进行散热。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的现有解决方案是,其一,将发热后的手机置于空调的出风口进行快速的冷却,但是由于空调口出风处存在一定湿度,可能导致手机集成电路受损,而且,手机局部的急剧过热或过冷对手机电池寿命产生影响。由于车载手机使用随时拆卸,车内、外温差以及结露等原因可能导致手机智能卡出现后滞现象。其二,利用微型风扇对其散热,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款具有辅助散热效果的冷却与散热装置,可以用在手持数码终端上,无需任何动力,通过冷热的传导原理,提高其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数码终端设备冷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采用铝合金挤出成型的冷背板,所述冷背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为光滑的平面和设有若干散热翅片的散热面,且在所述冷背板上设有一对缺口将冷背板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在所述冷背板中设有联通上下两部分的至少一热传导通道;
一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在所述冷背板下部的背面一侧,
一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冷背板的背面且在所述壳体与冷背板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孔。
所述热传导通道为一镶嵌在冷背板凹槽中的热超导管,所述热超导管内设有热超导介质。
所述热传导通道为一设置在冷背板中且两端进行封堵的密闭通道,在所述密闭通道中设有热超导介质。
在所述壳体向冷背板正面延伸一可以卡在手持数码终端设备的卡爪。
所述的手持数码终端设备为手机、MP3、车载导航仪中的一种。
还包括一辅助散热片,所述辅助散热片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在所述冷背板下部的正面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可以单独使用,直接扣合在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背侧,也可以与现有的吸盘式手机支架等支撑架进行配套使用,具有通用性。可解决手机运行过程中的散热不好的问题,使手机保持安全的温度运行。
该装置是一种手机辅助散热装置,通过高效传热元件,可将手机导航或打车软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出并散热,从而达到对手机降温以及保护手机安全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与手机配合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为冷背板的立体图。
图5为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6为散热片安装在冷背板的示意图。
图7为壳体的立体图。
图中:1冷背板,11第一平面,12第二平面,13散热面,14热超导管,2散热片,3壳体,31散热孔,4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手持数码终端设备冷背装置,有以下三部分组装而成。
一张冷背板1,冷背板整体为采用铝合金挤出成型,是一个铝型材,具有较好的成型效果和较好的散热性能,也是目前散热部件中经常使用的部件。在冷背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为光滑的平面和设有若干散热翅片的散热面13,且在所述冷背板上设有一对缺口将冷背板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的正面为平整的,用于和手机4等终端的背部尽心贴合,以便接受手机背部的热量,标记为第一平面11。在下部的正面为平整的,可以用于粘贴商标标示,标记为第二平面12,在冷背板中设有联通上下两部分的至少一热传导通道,该热传导通道为一镶嵌在冷背板凹槽中的热超导管14,所述热超导管内设有热超导介质,即通过将热超导管直接固定在凹槽中的方式,实现热的快速传导,使得冷背板上均匀的形成热传导通道。
作为冷背板的另外一种样式,还可以在铝板成型的过程中,直接在模具中形成一个通道,这样在冷背板的两端就会形成一个敞口,然后使用堵头进行封堵,形成一个设置在冷背板中且两端进行封堵的密闭通道,在所述密闭通道中设有热超导介质,可以起到相同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鹏耀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鹏耀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内部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