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发电机组逆变器底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0611.9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安源;李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42;H05K7/20;F02N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 地址: | 400708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发电 机组 逆变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发电机组逆变器底座。
背景技术
变频发电机组包括逆变器、发动机、发动机导风罩、手启动拉盘总成等,手启动拉盘总成包括拉盘罩(如图1所示)和装在拉盘罩内的拉盘总成(包括拉绳、启动手柄、弹簧、拉盘、限位块、启动杯等),所述拉盘罩的侧壁和底面上均设有进风口,所述手启动拉盘罩罩在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上,发动机导风罩内装有风扇。逆变器包括逆变器罩和逆变器电子单元,所述逆变器电子单元装在逆变器罩内,逆变器没有单独设置冷却结构,而是将所述逆变器罩吊装在拉盘罩的前方的机架上,与拉盘罩之间有距离(也有装在其他地方的),以期望在发动机导风罩内的风扇的作用下,让气流能通过逆变器,对逆变器进行冷却,但是因为逆变器罩和拉盘罩之间有距离,气流大部分通过他们之间的间隙进入发动机导风罩,在实际使用中,对逆变器的冷却效果较差。另外,目前,将逆变器罩和拉盘罩分开设置,零部件多,制造成本高,机组的长度大,结构不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现有的逆变器罩和拉盘罩合为一体,使得逆变器电子单元冷却效果好,制造成本低,结构紧凑的变频发电机组逆变器底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频发电机组逆变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底座本体,所述逆变器底座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前安装腔(2)和后安装腔(1),所述后安装腔(1)和前安装腔(2)的口上分别设有法兰盘(7),所述后安装腔(1)的侧壁上设有与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相通的通风孔和供拉绳伸出的拉绳孔(4),所述后安装腔(1)的内底面的中心设有安装轴(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逆变器的电子单元安装在前安装腔内,将拉盘总成装在后安装腔内,拉盘总成中的拉盘套在安装轴上,然后通过一个塑料外罩罩在前安装腔上,将后安装腔的法兰盘装在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上,这样,相当于直接将逆变器底座装在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上,有以下好处:1、在发动机导风罩内风扇的作用下,气流通过后安装腔的侧壁的进风口进入后安装腔内,相当于进入发动机导风罩内的风先全部强行对逆变器电子单元进行冷却,使得逆变器电子单元的冷却效果更好。2、将现有的拉盘罩和逆变器罩集成为一体,结构更简单,零部件减少,制造成本更低,装配更容易。3、缩短了机组的长度,使得机组的结构更紧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安装腔(1)的深度大于前安装腔(2)的深度。这样更便于安装拉盘总成和逆变器的电子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安装腔(1)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分布有百叶窗(3),所述后安装腔(1)的内底面对应百叶窗(3)的每一个百叶窗板设有一条散热筋(5),所述散热筋(5)的两端分别与相对侧的百叶窗(3)的百叶窗板的上边缘的内端连接。这样,更有利于从百叶窗进入后安装腔内的气流通过底面的散热筋之间的风道对逆变器的电子单元进行冷却,冷却效果更好。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后安装腔(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拉绳孔(4)。所述前安装腔(2)的内底面上分布有安装柱(8)。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逆变器罩和拉盘罩集成为一体形成逆变器底座,使得逆变器电子单元的冷却效果更好,零部件减少,降低了制造成本,机组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拉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发电机组逆变器底座将现有的逆变器罩和拉盘罩集成为一体,具体说,逆变器底座包括逆变器底座本体,逆变器底座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前安装腔2和后安装腔1,后安装腔1的深度大于前安装腔2的深度。其实,逆变器底座本体的结构就相当于是由两个相背设置的罩状部件组合而成。后安装腔1和前安装腔2的口上分别设有法兰盘7。后安装腔1上的法兰盘7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上。
后安装腔1的侧壁上设有与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相通的通风孔和供拉绳伸出的拉绳孔4,优选为设置两个拉绳孔4,这样可以方便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