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的回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0392.4 | 申请日: | 2014-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8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刘杰;殷俊;袁俊;毛志伟;王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红人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0/06 | 分类号: | F25B4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王如意 |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的回热管。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空调装置使用着多种结构的热交换器,其中,广泛使用的方式有回热管结构的热交换器。通常热交换器所使用回热管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103162470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回热管各处接口分别连接冷凝器出液口、蒸发器进液口、蒸发器出气口、压缩机回气口,其中冷凝器出液口、蒸发器进液口间构成一条通路,蒸发器出气口、压缩机回气口间构成一条通路,两个通路互相隔绝,两种高、低温流体分别在回热管的两条通路中流通,节约空间,同时增加热交换。一般地,如专利公开号为103162470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外层通路连接冷凝器出液口和蒸发器进液口,流过低温流体,内层通路连接蒸发器出气口和压缩机回气口,流过高温流体,这种设置方式可节约空间,同时增加一步高温流体、低温流体的热交换,提高空调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的回热管,增大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面积,将强热交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的回热管,包括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和导管,第一分液套设有与冷凝器出液口连接的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设有与蒸发器进液口连接的第一出口,导管两端设有与蒸发器出气口连接第二入口和与压缩机回气口连接的第二出口;导管的内腔中设有隔板,隔板在导管的内腔中以螺旋扭转的方式沿导管的轴向延伸,隔板螺旋扭转的转轴为导管的轴线,隔板两侧与导管内壁固定或为一体结构,隔板两侧与导管内壁贴合密闭,隔板分隔导管内腔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隔板两端设有使第一通道密闭的挡板,第二通道连通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导管表面设有两个贯通至第一通道的开口,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套于导管外,第一分液套的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的第一出口分别与导管的两个开口贴合连通。
低温流体流经第一通道,高温流体流经第二通道,通过螺旋扭转延伸的隔板,使低温流体和高温流体在回热管内螺旋地流动,同时增大了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面积,从而增强了两种流体的热交换,此外高温流体可接触到导管的壁体,可与外界热交换,散热效果进一步增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面积增大,使高温流体的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导管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空调的回热管,包括第一分液套10、第二分液套11和导管2,第一分液套10设有与冷凝器出液口连接的第一入口12,第二分液套11设有与蒸发器进液口连接的第一出口13,导管2两端设有与蒸发器出气口连接第二入口20和与压缩机回气口连接的第二出口21;导管2的内腔中设有隔板1,隔板1在导管2的内腔中以螺旋扭转的方式沿导管2的轴向延伸,隔板1螺旋扭转的转轴为导管2的轴线,隔板1两侧与导管2内壁固定或为一体结构,隔板1两侧与导管2内壁贴合密闭,隔板1分隔导管2内腔形成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隔板1两端设有使第一通道14密闭的挡板16,第二通道15连通第二入口20和第二出口21;导管2表面设有两个贯通至第一通道14的开口,第一分液套10、第二分液套11套于导管2外,第一分液套10的第一入口12、第二分液套11的第一出口13分别与导管2的两个开口贴合连通。
低温流体流经第一通道14,高温流体流经第二通道15,通过螺旋扭转延伸的隔板1,使低温流体和高温流体在回热管内螺旋地流动,同时增大了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面积,从而增强了两种流体的热交换,此外高温流体可接触到导管2的壁体,可与外界热交换,散热效果进一步增强。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红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红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超声波雾化法的输料皮带除尘装置
 - 下一篇:刮料装置和皮带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