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359.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淼;孟庆光;扈伟;赵国营;忠帅;王震;李文丽;李鹏;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肌肉 回路 康复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为半身不遂(偏瘫)患者提供神经-肌肉回路再建的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半身不遂又名偏瘫,医学理论和实践证明,偏瘫多因脑血管病变所致,患者多为神经性受损,神经冲动无法传出,使得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肢体的活动。偏瘫后遗症患者若造成上肢无法正常使用,必须进行肢体的康复运动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帮助肢体恢复运动机能和运动功能。传统的医疗康复手段主要是靠针灸、按摩、体疗以及理疗被动治疗,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限。而镜像疗法是一种新的运动康复治疗方法,例如,把镜子以一定的角度置于两上肢中间,病变上肢在镜子反面看不见,令患者注视镜内的健侧上肢,让患者两侧肢同时活动,由于患侧上肢始终被镜子遮盖,患者见到患侧上肢在镜内能够活动自如,是一种病人主动参与的无创性神经学习重建方法,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十分有效。
另外,目前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一般在康复医院或者医院的康复科室完成,由于康复训练周期较长,康复护理费用较为昂贵,市面上和康复中心在用的康复器械或者训练器价格较高,给患者的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半身不遂(偏瘫)患者提供神经-肌肉回路再建的康复训练的医疗康复训练器,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且成本较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包括计算机系统、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可活动地罩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内设有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前后侧各对应开设有一个窗口,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箱盖内侧设置有两个摄像头,其中一个为镜像摄像头,另一个为普通摄像头,此两个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箱盖内侧设置有一个普通摄像头,所述普通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相连接。
所述箱体和箱盖的材质均为木质,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箱体的两个相邻的侧面外边沿分别设置有门扣和与所述门扣相配合的门扣环,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箱体的侧面和底面的合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结合镜像康复疗法的原理,利用视觉的反馈信息对神经系统进行反复刺激,同时进行肌肉动作的训练,达到训练神经-肌肉回路再建的目的。训练前将患者的双手放进箱体内,此时通过计算机系统看到双手实时视频。进入训练模式时,技术人员将第一区域中的镜像摄像头开启,此时患者看到的实时视频显示的都是自己的健康手的影像,患者按照技术人员发出的指令控制自己的手部活动,让患者的患病手在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进行肌肉训练,通过观看镜像实时视频给患者视觉刺激,产生双手都能够自主活动的错觉,从而达到肌肉刺激和神经刺激同步,为神经-肌肉回路再建起到训练作用。通过脑电测试,在利用该训练器辅助训练双手收缩活动时,偏瘫患者大脑双侧脑波活跃,如同正常人双手同时运动时产生的效果,达到训练神经-肌肉回路再建的治疗目的。
相比于目前市面上的康复训练器,本实用新型的造价不高,偏瘫患者有能力购置在家自行训练,便于患者的康复训练。另外,打开箱体各个侧面的门扣,箱体内侧设置的合页使得箱体的侧面可向箱体内部收折,减少了箱体的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的箱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神经-肌肉回路再建康复训练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
计算机系统 1 显示屏 11
键盘 12 箱体 2
活动隔板 21 第一区域 22
第二区域 23 窗口 24
门扣 25 门扣环 26
合页 27 箱盖 3
摄像头 31 镜像摄像头 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NG罐车BOG引射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腰椎穿刺手术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