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造操作机钳头回转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254.6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操作 机钳头 回转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操作机钳头回转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精锻机在精整时的锻造频次在180-200次/分左右,在这么高的锻造频次下对操作机的钳头回转的控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锻机锻打工件过程中,精锻机的锤头与工件一直是“压紧-松开-压紧-松开”的工作状态,锤头压住工件时就要求操作机钳头不能旋转,否则会把工件拧伤,此时操作机钳头的旋转状态是“停-转-停-转”。操作机钳头由涡轮带动,涡轮的旋转状态也是“停-转-停-转”,从而,带动涡轮旋转的蜗杆和驱动轮也要不停地停转,这样,电机就需要不停地停止、启动,在如此高的锻造频率下,电机很容易发生损坏,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每次启动时,都会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钳头启动时会出现旋转不灵的现象,影响高频次的锻造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装置,以达到增加钳头旋转的启动力,使启动时间缩短,钳头启动旋转反应更加灵敏,有助于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锻造操作机钳头回转缓冲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于其上的两组缓冲组件,所述支架中部设有涡轮,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蜗杆和缓冲油缸,所述两组缓冲组件关于所述涡轮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涡轮上下表面分别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缓冲油缸,所述缓冲油缸包括缸体和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所述缸体和活塞之间通过隔套分割为油腔一和油腔二,所述油腔一和油腔二分别通过油腔出口与外部蓄能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传动轴和花键套,所述蜗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花键套内,所述缓冲油缸的一端内设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蜗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
优选的,所述缓冲油缸尾部安装有直线位移传感器,用来检测缓冲油缸的具体行程,便于操作者随时掌握缓冲油缸的工作情况。
优选的,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外设有护罩,防止直线位移传感器受到外界干扰,而造成测量精确度下降。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外安装有轴套和轴承安装架,所述轴承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通过轴套和轴承安装架的支承,传动轴可以在轴套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油缸端部设有端盖和磁环座,所述端盖和磁环座之间设有缓冲垫一,可以有效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端盖和磁环座直接碰撞。
优选的,所述蜗杆嵌于所述花键套内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缓冲垫二,可以防止蜗杆和传动轮直接碰撞,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油缸通过内侧法兰和外侧法兰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固定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内侧法兰上安装有导向槽和止动环,在蜗杆轴向转动时,会沿着导向槽前后移动,止动环是为了防止蓄能器中油压过大,导致活塞运动幅度过大,超出油缸范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造操作机钳头回转缓冲装置包括涡轮和两组缓冲组件,每组缓冲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蜗杆和缓冲油缸,涡轮和蜗杆连接,缓冲油缸包括油腔一和油腔二,当工件被压住,钳头和涡轮停止转动时,驱动装置还会继续带动蜗杆转动,这时,蜗杆会沿着涡轮上的齿轮继续旋进,导致油腔一体积增大,油腔二体积减小,油腔二中的液压油会被压送到外部蓄能器,当锤头松开工件时,蓄能器中的高压油会返回到油腔二中,迫使蜗杆沿轴向反方向运动,蜗杆复位,又带动涡轮旋转,增加了涡轮旋转的驱动力,两组缓冲组件配合运动,这样就增加了钳头旋转的启动力,使启动时间缩短,钳头旋转启动更加灵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锻造操作机钳头回转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造操作机钳头回转缓冲装置,如图1所示的结构,该缓冲装置可以增加涡轮的驱动力,增加钳头旋转的启动力,使启动时间缩短,钳头旋转启动反应更加灵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模铸造中蜡模组合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操作杆支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