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用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9597.0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尹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用型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用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我国就开始进行研发,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各种制备技术(主要指化学法)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主要应用于饮用水、中水回用、工业循环水、医院污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水处理领域。
目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池、调节池、A级生物池、O级生物池、二沉池、清水池和污泥池,以及管道;在调节池设有提升泵,该提升泵用于将污水提升后送入A级生物池内,通常需要提升泵长时间的工作。但是长时间工作的提升泵很容易损坏,间接的影响了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用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用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设备,以及埋设于地下的格栅池和调节池,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埋设于地下的A级生物池、O级生物池、二沉池、清水池和污泥池,设于地上的控制柜;还包括泵组,所述泵组包括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分别与所述调节池和所述A级生物池连通,所述第二提升泵分别与所述调节池和所述A级生物池连通;所述控制柜内设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提升泵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控制柜内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触发电路电连接,所述触发电路与定时器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触发电路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经串接的电阻R7和电阻R6与所述定时器电连接,集电极接地,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继电器的电源端分别接12伏电压。
优选方式为,所述定时器选用4小时定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实用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设备,以及埋设于地下的格栅池和调节池,其中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埋设于地下的A级生物池、O级生物池、二沉池、清水池和污泥池,设于地上的控制柜;还包括泵组,该泵组包括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其中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均与调节池和A级生物池连通;其中控制柜内设有继电器,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一提升泵的电源电连接,常开触点与第二提升泵的电源电连接,电源端与控制柜内的电源电连接,线圈与触发电路电连接,该触发电路与定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投入污水处理使用过程中初始状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提升泵的电源通过继电器与控制柜内的电源电连接,第一提升泵工作将污水从调节池送入A级生物池内,以便后续处理。同时定时器一直再累计时间,当累计的时间到到定时器的定值时,定时器清零,并给触发电路一个信号使触发信号触发,触发后给继电器一个触发电信号,使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即第二提升泵的电源与控制柜的电源接通,第二提升泵开始工作将污水从调节池送入A级生物池内,以便后续处理。然后定时器接着累计时间,当定时器定时时间到时,再给触发电路信号,最终换成第一提升泵工作。重复上述过程,则实现了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之间交替工作,从而保证了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不会因为长时间连续工作而损坏,进而保证了污水处理装置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用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泵组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发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污水处理设备、10—地下部分、11—地上部分、2—定时器、3—三极管放大电路、4—第一提升泵、5—第二提升泵、K—继电器、Q—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9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