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576.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3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杰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金属加筋及复合钢丝网的可承受内外压输送液体的复合管,该管材主要用于液体输送领域尤其是给水领域,对于埋地深度要求不高的场所,可以不用金属立筋结构的钢塑复合管材。
背景技术
聚乙烯塑料管材,由于其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卓越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卫生性能、耐磨性能好、连接方便且安全可靠,是近年来国内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的产品,目前国内一般做到DN≦1200mm以下,只有个别厂家可以做到DN=1600mm,绝大部分厂家生产规格在DN≦630mm。
国内普通铸铁管、UPVC管、PE管的工程造价对比表
从上表看出,在DN<500mm时,PE(聚乙烯)管材在工程造价上还是比普通铸铁管低的,但随着口径的增大,聚乙烯塑料管不在占优势。同时随着生产规格尺寸的增大,设备投资也随之增大。由于其是全塑管材,因此在满足使用压力时,管材一般壁厚较厚,用料大,在较大口径时管材的原料成本就非常高,同时由于塑料管材的弹性模量较低,管材抗外压能力低(环刚度低,越大口径时越明显);人们为了利用聚乙烯管材的优点,同进为了降低管材成本,人们开发出钢丝网骨架管材,由于增加了钢丝网骨架层,使管材的耐压能力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聚乙烯原来的用量,使用成本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但由于这种管材的生产工艺为用同等规格的模具先直接挤出聚乙烯芯管(见图1中的94),然后再利用两台专用钢丝缠绕装置来缠绕钢丝网层93,现场编织钢丝网,再用一台热熔胶挤出机和大于芯管外径的挤出模具来挤出专用胶92(92’),最后再用一台挤出机和模具来挤出外层聚乙烯91,这里面挤出外层聚乙烯91所用的模具尺寸比所生产管材的外径要大些,同时由于复合了钢丝网层和热熔胶层及外层聚乙烯塑料,生产线的设备价格是同等口径聚乙烯管材设备的价格2倍以上,同时生产线也比原来的生产设备长50%以上。国内目前设备最大生产口径为DN=630mm,大口径管材的生产还是空白。
同时这种钢丝网骨架管材由于管材壁厚较薄,管材耐外压能力很差(环刚度低),不适合在埋地深度很深的场合。
聚乙烯塑钢缠绕管(图2),采用螺旋搭接缠绕的方式成型,由于采用了独特的钢塑复合结构,钢带84采用立式方式,使钢材的高弹性模量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使管材具有较高的环刚度,能支承土壤作用的外部载荷并保证长期安全使用,可以使用在埋地较深的场合和其它多种场合,管材生产口径目前国内最大可以生产到DN=3000mm,但正是由于这种管材的独特结构,管材不具备耐内压能力,因此基本上被用在无压排水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使用寿命长、可承受内压、消耗材料少、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环刚度,综合性能更好的液体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是一种具有钢筋增强层和钢丝网加强层的复合三重缠绕管材,该管材的管壁为实壁型,而且在塑料内嵌入钢带和钢丝,这样既利用了聚乙烯塑料的长久使用寿命、卫生环保,连接安全可靠的性能又利用了嵌入钢带和钢丝保证了埋地管材的耐内压性能。还利用了立式钢带的独特刚性,使管材具有较高的环刚度;同时由于管材的复合结构,降低了塑料的用量,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减小壁厚,降低了管材的综合造价,大幅度提高了管材的性价比。同时这种独特的方法能生产大口径的流体输送管道,解决了国内大口径塑料压力管材生产难、成本高的问题。
这种新的管材有两种成型方案,
方案1、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塑钢复合带材缠绕成型的内外都是平壁的芯管,且在所述塑钢复合带材中复合有至少两组立式钢带,
由聚乙烯带材缠绕成型在所述芯管外侧形成的外层,
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夹层中,所述钢丝网层是由钢丝网、金属板或者金属孔板连续的螺旋缠绕形成的且在相邻的钢丝网搭接处设有重合的搭接边。
进一步地,在所述钢丝网搭接处采用焊接连接,使得钢丝网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钢丝网层和外层之间还设有一热熔胶层,增加二者之间粘接的强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压力管的两端端面分别设有防锈聚乙烯热压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杰,未经张永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型物料清堵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眼药水瓶放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