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213.3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国明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J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器皿,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泡茶、煮茶的壶。
背景技术
饮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一种物质享受及精神享受,由此产生的茶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厚而又悠远的影响。而作为茶文化的泡茶、煮茶器皿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泡茶、煮茶器皿也形成了一定的形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的泡茶、煮茶用具。传统的泡茶壶为了将茶叶过滤在壶体内会在壶嘴与壶体的连接孔处设置一层过滤网,该过滤网分为由陶瓷烧制而成的过滤网或不锈钢制成的过滤网。该类型的过滤网能够有效的过滤壶体内的茶叶,但是由于冲泡后的茶叶体积胀大后会影响后续茶汤的流出速度。传统的过滤网密度小,茶屑易随茶汤流出,影响茶汤纯净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泡茶壶,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泡茶壶,包括壶体、把手、壶盖及壶嘴,壶嘴及把手分别设置在壶体的侧壁,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侧壁的内面于壶嘴与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置过滤网。使用时,由于过滤网的孔眼较密且孔眼小,能够有效的过滤茶叶及碎小的茶屑,保证了茶汤的纯净度。并且当位于壶嘴与壶体的连接处的过滤网被茶叶阻隔时,茶汤能够通过环形过滤网与环形凹槽的间隙流到壶嘴,增加了茶汤的流出速度,防止了由于茶汤流出时间的差异而导致的茶汤味道差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茶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泡茶壶为陶瓷烧制而成。陶瓷茶壶能够保证了茶汤的纯净度,保持茶汤的风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茶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过滤网为高密度的不锈钢过滤网,倒出茶汤更纯净。不锈钢过滤网坚固耐用,并且易于冲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茶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壶嘴与侧壁连接孔的直径,使得茶汤更易于通过过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壶包括壶体1、把手3、壶盖2及壶嘴4,壶嘴4及把手3分别设置在壶体1的侧壁,侧壁1的内面于壶嘴4与壶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凹槽5,环形凹槽5上设置过滤网6。过滤网6可选用不锈钢制成的过滤网。为了使得冲泡后的茶汤更加易于流出,环形凹槽5的宽度大于壶嘴4与侧壁连接孔的直径。
在使用时,将茶叶放进壶体冲泡后倒出茶汤,由于茶叶冲泡后胀大,而且过滤网6网眼密实茶叶会在壶嘴4与壶体1的连接孔处造成堵塞,此时茶汤可以流过环形凹槽5尚未被茶叶堵塞的部位,通过环形凹槽5,抵达壶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国明,未经郭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