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电化学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851.3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陈湘斌;王合德;左莉娜;黎慧娟;唐传祥;熊道文;刘德华;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6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电镀 废水 电化学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电化学极板。
背景技术
电镀指利用电流将金属沉积于导体(如金属)或非导体(如塑料、木材、皮革)表面,从而形成金属涂层的工艺过程。电镀可以改变金属的表面特征,增强容易锈蚀的金属耐腐蚀性,节约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武器、航空航天系统等行业的生产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工业产业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电镀工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稳定性高、难降解、迁移范围广,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电镀废水的重金属急需治理。
电化学是通过电解絮凝、电解氧化、电解还原及电解气浮等多种物理化学形式对水体中污染物去除的办法,其中电化学对于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为显著。在电化学处理设备中,电极的结构是影响重金属离子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电化学电极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平板电极,另一类为三维粒子电极。由于粒子电极在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目前电化学设备一般采用的还是平板电极。平面平板式普通碳钢板表面光滑,表面一般带有保护层,在通电运行情况下,因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需克服较大电阻,且这种传递因保护层的影响而分布不均,为达到一定要求的出水水质,必须提高相应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会增加无效电能损失,影响电化学的处理效果。平板极板表面处理水主要为层流,水流方向为平行极板流向,水体内传质效率较低,极板溶出微絮体与水体污染物达不到快速混合,会影响到电化学设备处理废水的效率。另外,现有的极板与铜牌直接连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会出现极板溶出不均匀现象,导致极板消耗不均匀,效果不稳定,极板需要更换,使得极板被浪费,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随着电镀行业重金属污染态势的日益加剧,近年来,更严格的重金属相关排放标准陆续出台并逐步严格实施。新排放标准对重金属排放阈值的要求逐渐严格,对处理技术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站需要进行提标改造,急需新的技术及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电化学极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电化学极板,包括极板本体;所述极板本体表面上设有若干排凹坑;所述凹坑直径为3—6mm,深度为2—6mm;相邻两个凹坑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15—25mm;极板本体两侧的凹坑与极板本体侧边的距离为45—55mm,优选50mm;所述凹坑2在极板本体1上的密度为0.1—0.17个/cm2。即,当极板本体尺寸为210x297mm(A4大小)时,极板本体上设有约7—8排,优选8排凹坑,每排约10—13个,优选10个。
优选地,所述极板本体表面上还设有若干排孔洞;所述凹坑与孔洞的数量比为3—5:1,优选4:1;所述孔洞直径为4—8mm;相邻两个孔洞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30—60mm;极板本体两侧的孔洞与极板本体侧边的距离为45—55mm,优选50mm;所述孔洞在极板本体上的密度为0.03—0.05个/cm2;即,当极板本体尺寸为210x297mm(A4大小)时,极板本体上设有约4—5排,优选4排孔洞,每排约5—6个,优选6个。
优选地,所述凹坑为弧形底部。所述极板本体一端设有导电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极板由铁板制成,表面通过酸洗或机械打磨去除铁极板表面的保护层,通过在极板表面进行冲压使极板表面产生横向规则排布的凹坑或凹坑和孔洞。安装到电化学设备上时,将相邻两极板间距设置为1~4cm。所述极板本体一端设置专用导电杆,用于与铜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生态基
- 下一篇:以循环氨水为热源的负压蒸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