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投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721.X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邹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达伟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378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眩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防眩投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LED投光灯多是直接采用灯珠和反射镜来达到亮化的效果,普通的反射镜虽然能起到将光线扩散的效果,但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去会产生眩光,长时间使用和照射对人眼有刺激性伤害。另外,由于工艺的问题,目前的灯珠只能通过胶水固定于底座上面,这对投光灯的定位和长时间高温使用就会产生影响,容易出现灯珠脱落、移位等问题。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光线柔和度的防眩投光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眩投光灯,包括发光体、连接座、凸透镜及反光罩,所述发光体安设于连接座上,所述凸透镜盖合于发光体并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反光罩罩设于凸透镜并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凸透镜的周向外侧壁和反光罩的内壁具有网纹状壁面。
所述发光体为LED发光体。
所述LED发光体安装在基板上。
所述连接座中部具有与LED发光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LED发光体穿过通孔并通过基板固定在连接座上。
所述连接座包括一基座及盖合于所述基座上的盖板,所述基座与盖板之间具有一腔体,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基板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基板穿过定位孔并通过旋转定位于连接座内。
所述基板为方形基板,所述方形基板的一对角具有内圆角,所述定位孔的一对角具有与所述内圆角相适配的外圆角。
所述凸透镜为半透明凸透镜。
所述凸透镜和反光罩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连接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具有网纹状壁面的凸透镜和反光罩进行了多次折射,光线的范围和角度趋于柔和,提高了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眩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眩投光灯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发光体;2.基板;3.连接座;4.通孔;5凸透镜;6.反光罩;7网纹状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眩投光灯,包括发光体1、连接座3、凸透镜5及反光罩6,该发光体1安设于连接座3上,该凸透镜5盖合于发光体1并固定在连接座3上,该反光罩6罩设于凸透镜5并固定在连接座3上,该凸透镜5的周向外侧壁和反光罩的内壁具有网纹状壁面7。当光线经过网纹状壁面7时会从多个方向射出,使光线的范围和角度趋于柔和,达到防眩效果。当然,该凸透镜5的周向外侧壁和反光罩的内壁也可采用蜂窝状壁面。
发光体1为LED发光体。该LED发光体安装在基板2上。
连接座3中部具有与LED发光体相适配的通孔4,该LED发光体穿过通孔4并通过基板2固定在连接座3上。连接座3包括一基座及盖合于基座上的盖板,该基座与盖板之间具有一腔体,该基座设有与基板2相适配的定位孔,基板2穿过定位孔并通过旋转定位于连接座3内。按压基板2进入定位孔内并旋转90度,基板2便可卡设于腔体内。该发光体1的安装方法简便,防止发光体1出现脱落、移位等问题。
基板2为方形基板,该方形基板的一对角具有内圆角,定位孔的一对角具有与该内圆角相适配的外圆角。
凸透镜5为半透明凸透镜,提高防眩效果。
凸透镜5和反光罩6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连接座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达伟,未经邹达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微型耐压高散热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