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604.3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章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晶晶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传感器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传感器及使用该传感器的触摸显示屏,尤其涉及具有偏振功能的触摸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摸传感器包括玻璃或透明塑料基板,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电极阵列,连接上述电极阵列与外部驱动电路的走线等,具体应用包括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电感式触摸传感器。其中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由于灵敏度高、支持多点操作、使用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工控产品等领域。而电感式触摸传感器则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支持细笔手写,因此在许多高端电子产品上应用前景广阔。上述触摸传感器典型的应用是与显示器组合使用,使得人机交互更方便、更准确。上述应用中的传感器通常要求透过率高,不影响图像的显示。因此电极阵列通常采用透明电极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锌、石墨烯、纳米碳管、金属网格、纳米银等材料。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对产品的厚度、重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技术需求,触摸屏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玻璃基材外挂式结构发展出更多新的结构,例如双层导电薄膜贴合外挂式、单层薄膜外挂式、装饰盖板内置电容式、显示屏内置式、显示屏外置式和显示屏内外复合式等多种结构。其中外挂式结构简单,生产良率高,成本较低,但厚度不占优势;而将触摸传感器内置于显示单元或装饰盖板的技术虽然厚度和重量优势明显,但结构复杂,良率较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显示屏表面的偏振片作为基材制作触摸传感器,既降低了制造成本,又不额外增加厚度,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采用传统的真空溅镀工艺制作的氧化铟锡(ITO)薄膜,基材温度较高,通常高于120度,而偏振片中的材料耐高温性能较差,通常低于80度,同时阻水性能较差,因此采用该法制作的ITO膜导电性、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要求。本发明特别的采用包含纳米金属导电材料的树脂作为透明电极,解决了偏振片不耐高温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制作缓冲层,既解决了阻水的问题,也提高了附着力和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集成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屏结构。
图2单面触摸传感器结构。
图3单面自电容触摸传感器结构。
图4单面互电容触摸传感器结构。
图5双面互电容触摸传感器结构。
图6单膜型触摸模块结构。
图7复合型触摸模块结构。
图8液晶触摸显示模块结构。
图9有机发光触摸显示模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线偏振片。可以直接取代普通液晶显示屏面板前的检偏偏振片,如附图1所示,实现显示屏与触摸屏的一体化,有效的减少了触摸显示模块的整体厚度,提高了良率,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1
如附图2(A)所示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结构,包括绝缘基材11,上述绝缘基材11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局部或全部覆盖的缓冲膜21,和在缓冲膜21上形成的透明电极阵列31,其中绝缘基材11为具有线偏振功能的单层聚乙烯醇(PVA)膜102或用光学透明胶(OCA)将三醋酸纤维素酯(TAC)101双面覆盖聚乙烯醇(PVA)的多层复合膜;缓冲膜2为单层或多层绝缘树脂薄膜或包含氧化硅、氧化铌等高折光系数透明材料的绝缘树脂薄膜,厚度0.1~20微米,该缓冲膜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提高偏振片阻水能力和电极阵列31的附着力,二是通过调整折射率,改善由于基材与透明电极之间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光学缺陷;电极阵列31材料为包含碳纳米管、纳米银线或其他纳米金属或合金线的光敏性导电树脂,厚度0.1~2微米;或为氧化铟锡(ITO)、氧化、氧化锡等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或掺银的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厚度0.01~0.3微米。
同样实现触摸功能,电极阵列31和缓冲膜21也可以制作在与绝缘基材11用光学透明胶(OCA)粘接的独立绝缘基材12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绝缘基材12为透明塑料膜,其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乙烯、聚氯乙烯、聚1-丁烯、甲基丙烯酸甲脂(ACRYLIC)或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片材厚度0.03~0.5mm,如图2(B)~(D)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晶晶,未经章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指纹辨识的触控面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动态制冷机构的计算机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