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鳝鱼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508.9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市龙马潭区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鳝鱼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鳝鱼养殖池。
背景技术
鳝鱼野生资源有限,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鳝鱼的需求大幅上升,野生捕捞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需对鳝鱼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养殖过程中需要驯化鳝鱼吃配合饲料,而通常的方式是直接将配合饲料放入网箱中。这种方式投放的饲料鳝鱼都不怎么爱吃,而且配合饲料容易在水中化解,浪费饲料。
网箱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鳝鱼的方式。但网箱养殖存在水面大、网孔易堵塞、影响水体交换、清洗麻烦、耗时和饲料浪费普遍等问题。而且网箱养殖往往要结合水泥池,但水泥池建造成本高、对环境温度缓冲能力小,并且还需经常换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不浪费饵料、能控制水温且能对废水加以回收利用的鳝鱼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鳝鱼养殖池,包括蓄水池、通过进水管与蓄水池连通的数个平行设置的养殖池和通过排污管与养殖池连通的污水池,所述进水管位于蓄水池的一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蓄水池外池壁上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蓄水池内分别设有向第一控制器传输温度信号的温度计和由第一控制器控制的加热管、水冷管和杀菌装置,所述养殖池外池壁设有曝气充氧设备,所述养殖池内均匀设置有网箱组,所述每个网箱组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网箱组的插杆,所述每个网箱组包括数个通过连接环连接的网箱,所述每个网箱内底面均设有竖直向上的表面开有种植孔的水草种植杆,所述网箱内底面还设有数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表面设有饵料盘,所述污水池通过抽水管与蓄水池连通。
加热管和水冷管的设置,能控制蓄水池内的水温;通过饵料盘投喂食物,防止饵料的浪费;抽水管将污水池内的水抽回蓄水池,可循环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养殖池和污泥池从上到下阶梯状设置。阶梯状的设置,形成落差,保证水源的充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为三层,两相邻过滤网之间间隔为20cm。过滤网为三层,能更好的过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网箱组之间通过铁链连接。铁链连接相对来说,更加的柔性化,能防止水流的冲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顶部均设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设置能进行简单的照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相邻插杆之间设有加强杆。加强杆的设置保证了插杆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可伸缩且与网箱可拆卸连接。支撑杆可伸缩,可调节高度;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拆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污水池内池壁设有液位计,污水池外池壁设有接收液位计信号并控制电磁阀开闭的第二控制器。液位计、电磁阀和第二控制器的设置,便于及时抽取污水池内的水进入蓄水池,形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蓄水池内设置温度计,感知温度,同时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加热管和水冷管对水温进行控制,以确保水温保持在适合鳝鱼生长的温度;
(2)曝气充氧设备可定期为养殖池内充入氧气,保证鳝鱼生长过程中有充分的氧气;
(3)水草种植杆的设置,便于种植水草,遮挡阳光的同时,也可形成养殖池内的生态系统;
(4)支撑杆和饵料盘的设置,便于放置饵料,防止浪费;
(5)抽水管、液位计、电磁阀和第二控制器的设置,形成循环一个回流系统,保证污水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网箱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蓄水池;20、进水管;30、养殖池;40、排污管;50、污水池;60、第一控制器;70、温度计;80、加热管;90、水冷管;100、杀菌装置;110、曝气充氧设备;120、网箱组;130、插杆;140、网箱;150、水草种植杆;160、饵料盘;170、抽水管;180、铁链;190、照明装置;200、加强杆;210、电磁阀;220、第二控制器;230、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未经泸州市龙马潭区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位查找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碰撞检测方法及快速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