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加工的滴灌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100.X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卢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洲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65011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加工 滴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特别是一种易于加工的滴灌管,属塑料管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滴灌技术是将滴灌管铺设在农田中,对农田作物进行滴灌的一种浇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滴灌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从经济作物逐步推广到大田使用。随滴灌技术的逐步推广,滴灌管的用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滴灌管是一种带有滴头的塑料管,滴头上设有迷宫流道,塑料管中的水经迷宫流道减压节流后由与迷宫流道连通、设置在塑料管上的滴孔流出,直接滴灌在作物的根部。目前滴灌管在使用和生产环节存有下述问题:1、普通滴灌管的滴头是圆形滴孔,孔径在1.5-2.0毫米,要求出水框宽度至少要达到5毫米,滴灌管在加工过程中滴孔的打孔位置要求准确的打在出水框内,需要打孔设备上设置电器元件精确控制,稍有偏差,则会导致产品不合格,由于设备精度要求高、调试维护难,增加了滴灌管的生产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2.滴孔的开孔结构缺乏自封闭性,容易造成植物根系及杂物堵塞;3、滴头具有方向性,在进行滴头筛选时既要识别滴头的正反,还有识别滴头的方向,增加了滴头识别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可降低加工难度且抗堵性能好的易于加工的滴灌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于加工的滴灌管,由塑料管和均匀粘合在塑料管内壁处的滴头构成,所述滴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水过滤窗和第二进水过滤窗,各进水过滤窗分别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位于滴头的两个长边侧,出水框位于第一流道、第一进水过滤窗和第二流道、第二进水过滤之间的细长矩形地带,出水框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相通,在塑料管对应出水框处依出水框的长向设有析水缝隙。
上述易于加工的滴灌管,所述出水框长度为35-40毫米,出水框宽度为2.0-2.5毫米,所述析水缝隙长度为6.0-8.0毫米。
上述易于加工的滴灌管,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为波折弯曲,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等宽、等长,第一进水过滤窗、第二进水过滤窗等宽、等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滴灌管的主要优点如下:1、以析水缝隙代替滴孔,出水框为狭长矩形地带,大大方便析水缝隙的划缝加工,无论析水缝隙落入出水框内的任何位置都不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划缝加工时滴头的前后左右位置允许产生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前后方向上允许产生较大偏差,降低了对设备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相应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2、将传统的出水孔改进为析水缝隙,利用析水缝隙的自封闭的特性,可以防止根系或杂物进入造成堵塞,此外,相比出水孔的加工,析水缝隙的划缝加工更容易实现;3、滴头无前后之分,滴头筛选时只需识别出滴头正反面即可,前后方向不受影响;4、滴头的双流道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抗堵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塑料管,2、滴头,2-1、第一进水过滤窗,2-2、第一流道,2-3、第二进水过滤窗,2-4、第二流道,2-5、出水框, 3、析水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塑料管1和均匀粘合在塑料管内壁处的滴头2构成,滴头与塑料管的粘合面为弧形面。所述滴头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水过滤窗2-1和第二进水过滤窗2-3,第一进水过滤窗2-1和第二进水过滤窗2-3分别靠近滴头的两个侧边,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位于滴头的两个长边侧,第一进水过滤窗连通第一流道2-2,第二进水过滤窗连通第二流道2-4。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为波折弯曲,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等宽、等长,第一进水过滤窗、第二进水过滤窗等宽等长。上述结构的滴头无前后之分,方便了滴头筛选,滴头筛选时只需识别出滴头正反面即可,前后方向不受影响。设置两个流道可以提高滴头的防堵性能。第一流道、第一进水过滤窗和第二流道、第二进水过滤之间的细长矩形地带为出水框2-5,出水框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相通。塑料管1的管壁上对应出水框处依出水框的长向设有析水缝隙3,析水缝隙是一条由极薄的刀刃划出的细缝。出水框长度为35-40毫米,出水框宽度为2.0-2.5毫米,析水缝隙长度为6.0-8.0毫米。。所述滴头的出水框长度接近滴头长度,出水框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析水缝隙,这样大大方便了析水缝隙的划缝加工。划缝加工时主要是控制滴头两侧位置,而滴头前后位置允许出现相对较大的偏差,即析水缝隙落在出水框内的任何位置都不影响滴灌管的正常使用。相比传统出水孔的加工,析水缝隙的划缝加工更容易实现。析水划缝在有水流通过时可以析水滴灌,在无水流通过时闭合,这种自封闭性相比传统的滴孔,可以有效防止植物根系和杂物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洲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绿洲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子分离装置
- 下一篇:用于喷花机的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