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循环水冷却的蒸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028.0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珍;李巍;檀春丽;郭建平;原秀芳;高丽丽;李翠玲;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16 | 分类号: | B01L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李占平 |
地址: | 10004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循环 水冷 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蒸馏装置的结构设计范畴,具体地讲,涉及到一种利用循环水冷却的蒸馏装置的结构设计范畴。
背景技术
蒸馏装置的目的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利用液体混合物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物质先发生气化变成蒸汽,将已经气化后的蒸汽经过冷凝,并根据不同的物质选择不同的吸收液,使之重新变成液体,此时的液体即为基本单一组分的物质,而液体混合物中的其他沸点较高的物质仍为液体,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蒸馏器皿(见图1)由电热套(1)、圆底烧瓶(2)、连接头(3)、冷凝管(4)、尾接管(5)、烧杯(6)连接而成,其中圆底烧瓶(2)内装有试样溶液(2a),烧杯(6)内是用来盛吸收液和蒸馏出的馏出液(6a)。在蒸馏器皿的结构组成中,冷凝管(4)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蒸馏出的气体凝结为液体,冷凝管有直形、球形和蛇形三种,以直形冷凝管为例,直形冷凝管(4)由内外组合的直玻璃管构成,在其外管的两侧,分别有循环水进水口(4a)和出水口(4b)接头,如图1所示进水口(4a)和出水口(4b)接头位置的设置有利于冷却水的循环。在现有的技术中,冷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自来水流水冷却:自来水流水冷却是最传统的冷却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平均每小时用90L水,按每天连续工作4小时计算,每个月用水约8.3吨,水资源消耗严重是该方法最大的弊端。(2)压缩机制冷冷水机冷却:它的原理和冰箱一样,利用氟利昂制冷水箱中的水,水箱里的水连续循环冷却冷凝管里的水。冷水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自身的缺点,首先,压缩机制冷冷水机体积庞大,噪音高,噪音可以达到62.9分贝,其中压缩机中的氟利昂也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其次,一个压缩机冷水箱需连接多个冷凝管,连接的冷凝管的多少也会影响压缩机的制冷效果,如果连接冷凝管少,利用率低,如果连接冷凝管多,出口和进口水温差大,不能保证实验中冷凝管冷却水的温度的均匀性.,所以压缩机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利用循环水冷却的蒸馏装置。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氟利昂二次环境污染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利用循环水冷却的蒸馏装置是由蒸馏器皿(见图1)、主水箱系统(10a)(见图2、图3)、副水箱(7)、风冷装置(9)及蒸馏装置仪器箱(16)(见图4)五大部分组成(见图3)。
蒸馏器皿由电热套(1)、圆底烧瓶(2)、连接头(3)、冷凝管(4)、尾接管(5)、烧杯(6)组成,圆底烧瓶(2)内装有试样溶液(2a),圆底烧瓶(2)设置在电热套(1)内,圆底烧瓶(2)上连接连接头(3),连接头(3)与冷凝管(4)一端连接,冷凝管(4)另一端连接尾接管(5),尾接管(5)连接烧杯(6),烧杯(6)内是用来盛吸收液和蒸馏出的馏出液(6a),冷凝管(4)的两端附近分别设有循环水进水口(4a)和出水口(4b),冷凝管(4)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中是冷却循环水,蒸馏器皿通过电热套(1)加热试样溶液(2a),由冷凝管的热交换原理实现试样的蒸馏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最终流入烧杯(6)中。
主水箱系统(10a)是由主水箱(10)、水泵(8)、储冷板(11)、半导体制冷片(12)和小水套(13)组成,在主水箱(10)里面设有水泵(8),储冷板(11)、半导体制冷片(12)和小水套(13)从里到外依次分布在主水箱的外部,分别设在主水箱(10)的四个边壁上(见图2),储冷板(11)和小水套(13)分别粘贴在半导体制冷片(12)的内外两侧,半导体制冷片(12)连接电源,利用电进行制冷;主水箱(10)四个边壁上的小水套(13)之间通过水管(14)连接,进行冷却水的循环,水流方向(14a)见图2;主水箱系统(10a)是用来冷却冷凝管(4)中的循环水,主水箱系统(10a)的制冷原理是半导体制冷和风冷相结合,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原理,冷热两侧的温差在40-65度。主水箱系统(10a)的制冷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2)实现,为了实现好的制冷效果,需要及时带走半导体制冷片热的一侧的热量,因此在半导体制冷片(12)的外侧加了一个小水套(13),小水套(13)中是循环水,为了减小循环水和半导体制冷水的温差,小水套(13)中的循环水需降温,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小水套(13)中的循环水的降温是通过副水箱(7)和风冷装置(9)冷却循环实现,小水套中的水经过主水箱系统(10a)吸热后又重新循环到副水箱(7)中,大大节省了水资源。
副水箱(7)是一个内设有水泵(8)的水箱,副水箱(7)起到了冷却小水套中循环水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琼脂糖凝胶电泳加样肘托装置
- 下一篇:层析柱用进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