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用分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5427.5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4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根布谷真树;斋藤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59/00 | 分类号: | B65D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用分隔板,该轴承用分隔板为了防止在收容于例如保管用或输送用的容器内的多个推力滚子轴承中、构成沿轴向相邻的推力滚子轴承的滚道圈的外侧面彼此粘着,而用于将这些两滚道圈彼此之间分隔。
背景技术
在组装至各种机械装置的旋转支承部分中的滚动轴承中,用于支承滑动荷载的推力滚子轴承例如具有图5所示的构造。
但是,在将这样的多个推力滚子轴承1沿轴向并列收容至保管用或输送用的容器内的情况下,希望使构成沿轴向相邻的推力滚子轴承1的滚道圈2、2的外侧面6、6彼此不接触。其理由在于,在这些两滚道圈2、2的表面上通常会涂敷有防锈油,因此若使分别为平坦圆环面的这些两滚道圈2、2的外侧面6、6彼此接触,则相互会粘着,而难以剥离。
鉴于这种情况,例如在图6中示意表示地,以往将推力滚子轴承1一个个地收容至设在容器7中的多个收容凹部8、8内,由此,使得构成沿轴向相邻的推力滚子轴承1、1的滚道圈2、2的外侧面6、6彼此不接触。但是,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需要与成为对象的推力滚子轴承1的尺寸(例如轴向尺寸L)配合地变更上述收容凹部8的尺寸(例如宽度尺寸W)。由此,具有如下问题:为了尺寸不同的每个推力滚子轴承1,而不得不准备将上述收容凹部8的尺寸变更的容器7。
另一方面,作为不产生这种问题的其他方法,考虑到将构成沿轴向相邻的推力滚子轴承1、1的滚道圈2、2彼此之间由与容器独 立的分隔板来分隔的方法。但是,若作为该分隔板而仅仅使用平板状的部件,则该分隔板的两侧面会相对于上述两滚道圈2、2的外侧面6、6在全周范围内以较大的面积接触,由此,这些各侧面彼此有可能会粘着,而变得难以剥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发明了一种轴承用分隔板,该轴承用分隔板在夹在构成沿轴向并列配置的一对推力滚子轴承的圆环状的滚道圈的外侧面彼此之间状态下,使其两侧面不容易与这些两滚道圈的外侧面粘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第一方式的轴承用分隔板而实现的,该轴承用分隔板为合成树脂制,以夹在构成沿轴向并列配置的一对推力滚子轴承的、圆环状的滚道圈的外侧面彼此之间的状态来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平板状的分隔板主体;设在该分隔板主体的一侧面的一个至多个部位上的第一凸部;设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凸部的前端面上的凹部;和设在所述分隔板主体的另一侧面中的、包括与设有该凹部的第一凸部沿轴向重叠的部位在内的一个至多个部位上的第二凸部。
另外,第二方式的轴承用分隔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上残留有注塑成型的浇口痕迹。
另外,第三方式的轴承用分隔板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分隔板主体的一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在多个部位,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分隔板主体的另一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在多个部位。
另外,第四方式的轴承用分隔板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分隔板主体的一侧面上沿径向设在多个部位,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分隔板主体的另一侧面上沿径向设在多个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意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轴承用分隔板,该轴承用分隔板在夹在构成沿轴向并列配置的一对推力滚子轴承的圆环状的滚道圈的外侧面彼此之间状态下,使其两侧面不容 易与这些两滚道圈的外侧面粘着。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将轴承用分隔板夹持在一对滚道圈的外侧面彼此之间的状态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剖视图。
图2(a)是将轴承用分隔板取出而从图1的右方观察到的图,图2(b)是同样地从图1的左方观察到的图。
图3是轴承用分隔板的图1的α部放大图。
图4(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与图2(b)同样的图,图4(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与图2(b)同样的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表示以往已知的推力滚子轴承的一例的剖视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意表示将推力滚子轴承一个个地收容至设在容器中的多个收容凹部内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推力滚子轴承
2 滚道圈
9 轴承用分隔板
10 分隔板主体
11 第一凸部
13 凹部
14 第二凸部
17 浇口痕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1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5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热敏变色防伪功能的烟盒
- 下一篇:一种果冻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