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滤膜曝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4496.4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若;张红陶;谢婧倩;童裳伦;白惠文;徐刚;赵芝清;苏瑶;夏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滤膜 曝气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滤膜曝气板。
背景技术
曝气扩散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实质就是促进氧气自气相至液相的传质。氧气自气相转移至液相,需借助流体流动形成气液接触界面来完成。曝气器是承担曝气扩散功能的关键设备,其作用即是促进氧气的传质。目前常用气相流体主动运动型曝气器,它是籍由气泡的上升运动,产生立体连续的气液接触面,进而完成将氧气自气相转移至液相的过程的。
按照传质理论,气相液相的接触面积越大,产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就越大,传质效率就越高。因此,气体被分割成小泡的数量越多,则形成的“泡表膜”面积愈多,传质效率也就越高。按照孔隙扩散原则,多大的孔产生多大孔径的细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将,曝气器孔径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曝气扩散的效率。而目前常用的曝气器,其孔径均较大,如固定微孔曝气器孔径约为50μm,软膜微孔曝气器≈100μm,其效率偏低不难理解。
超滤是一种以筛分为分离原理,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过滤精度在0.005~0.01μm范围内,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及高分子有机物质,早已在在污废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在众多超滤膜材料中,以中空纤维素膜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但中空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管壁上的大量微孔(孔径0.01μm~0.1μm)去除水体中污染物。如能将这种膜材料应用于曝气扩散领域,便可解决传统曝气器孔径过大,传质速率低的问题。
将中空纤维素膜应用于曝气扩散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首先,中空纤维素膜生产与加工技术成熟,容易获得性能优良但价格低廉的中空纤维素膜。其次,利用中空纤维素膜的纳米级膜孔径,将气泡切割为10 nm~100 nm的超微气泡,可有效增加“泡表膜”面积,促进氧气与水相的有效接触,提高氧气传质速率和氧气利用率,削减生物处理系统实际供气量,降低与此相关的设备投资于运行费用。此外,大幅度削减供气量,还可以避免大气量对活性污泥的冲刷作用,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操作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曝气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超滤膜曝气板。
一种超滤膜曝气板底部设有基座,基座顶部设有开槽,分别在开槽左侧、中央与右侧充填始端胶、主体胶和末端胶,开槽内铺设有管式超滤膜,主体胶顶端低于基座顶端,主体胶将超滤膜圆周的75%淹没并密封,始端胶顶端与基座顶端齐平,始端胶将超滤膜起始端固定,超滤膜起始端开口于始端胶内的布气腔,布气腔通过进气管与气体供应装置相连,末端胶顶端与基座顶端齐平,末端胶将超滤膜末端固定并密封。
所述的曝气板为长方体状装置,其长度与高度之比为4:1~8:1,其宽度与高度之比为10:1~15:1,但其高度不得小于10 mm,开槽为长方体状,开槽的长度、宽度、高度与曝气板高度之比为(2~4):(8~12):(0.5~0.8):1,但开槽的高度不得小于5 mm。
所述的始端胶、主体胶和末端胶三者的长度与长方体状开槽长度之比依次为1:1、1:1和1:1;始端胶、主体胶和末端胶三者的宽度之比为1:(10~15):1,但始端胶和末端胶的宽度均不小于10 mm;始端胶、主体胶和末端胶三者的厚度与长方体状开槽高度之比依次为1:1、2:1和1:1,但主体胶的厚度不小于2.5 mm。
所述的超滤膜的单体外径0.4~2.0 mm,内径0.3~1.4 mm,膜孔大小10~100 nm,超滤膜的起始端和末尾端分别伸入始端胶和末端胶中,中央部分嵌入主体胶内,超滤膜单体排列间距为其外径的2~3倍,最外侧的超滤膜单体距离开槽外缘的距离为1.5~2.0 mm。
所述的超滤膜起始端横断面完全浸没于始端胶内,末端横断面完全浸没于末端胶内,中央横断面圆周的75%浸没与主体胶内,其余25%暴露于主体胶之外,超滤膜起始端伸入始端胶内的距离为始端胶宽度的50%~75%,超滤膜末尾端伸入末端胶内的距离为末端胶宽度的50%~75%。
所述的始端胶设置长方体状布气腔,以连接超滤膜起始端和进气管,其长度、宽度、高度与曝气板高度之比依次为(2~3):1、1:(4~5)和1:(3~4),但其尺寸应满足容纳所有超滤膜单体末端的要求,以完成其布气功能。
所述的进气管穿过基座与布气腔相连,进气管外径为布气腔高度的2/3~3/4,进气管伸出基座外壁的长度为其外径的5~10倍。
所述的始端胶、主体胶、末端胶、超滤膜、布气腔和进气管各结构耐压强度及其联接处的耐受强度均大于1.5 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4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清洁机的供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除管道水垢的膜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