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3235.0 | 申请日: | 2014-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金继伟;王宇琪;金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继伟 |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7/07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热管 废气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氧化净化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防止大气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大气污染是人类的重任和责任。《有机废气的净化技术》一书中介绍了蓄热式氧化器和催化氧化器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及应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蓄热式氧化器和催化氧化器在装置中蓄热筒和放热筒分别堆放蜂窝陶瓷蓄热体,其堆放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尤其催化氧化器不仅造价贵,而且还存在温度性限制和气体腐蚀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换热管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与废气送风系统连接的废气进气管和设置在箱体盖板上部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内设有隔板箱,所述的隔板箱将箱体分为上部换热室和下部燃烧室,在所述上部换热室内设有多根换热管,在所述的隔板箱上部开有换热管下部连接孔,在箱体盖板上开有换热管上部连接孔,所述的换热管一端通过换热管下部连接孔插入隔板箱内与下部燃烧室连通,另一端通过换热管上部连接孔插入箱体盖板上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废气进气管设置在上部换热室的侧壁上,通过风机与送风系统相连接,在所述的下部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辅助燃烧器,在所述隔板箱的下部设有连通上部换热室和下部燃烧室的预热废气入口,所述风机与电子控制器相连接。
上述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燃烧器由燃烧器主体、设于所述箱体外的与燃烧器主体连通的燃料管道和空气管道、分别设于所述燃料管道和空气管道上的控制阀门和设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旁的电子点火器组成。
上述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还设有与所述燃料管道和空气管道上的阀门分别相连接的电子控制器。
上述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在所述的换热管与换热管之间设有带催化剂的筛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换热室内采用了换热管,替代了蜂窝陶瓷蓄热体,在向外部输送经换热室预热后再经燃烧室加热燃烧氧化的洁净气体的同时,能将洁净气体携带的热能用以预热送入箱体的废气,从而起到辅助热、换热的作用。与蜂窝陶瓷蓄热体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不受温度性限制和气体腐蚀性限制。同时,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在废气氧化装置中应用,还能应用在燃料燃烧转换中及垃圾焚烧中,既节约能源又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同时消除了 PM2.5的微粒子。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运行简单、可靠性高、加热起动快、热量利用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1内的换热管3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的与废气送风系统连接的废气进气管7和设置在箱体盖板5上部的排气管6,所述的箱体1和箱体盖板5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隔板箱2,所述的隔板箱2将箱体1分为上部换热室17和下部燃烧室16,在所述上部换热室17内设有多根换热管3,在所述的隔板箱2上部开有换热管下部连接孔,在箱体盖板上5开有换热管上部连接孔,所述的换热管3一端通过换热管下部连接孔插入隔板箱2内与下部燃烧室16连通,另一端通过换热管上部连接孔插入箱体盖板5上与排气管6相连通,所述的废气进气管7设置在上部换热室17的侧壁上,通过风机8与送风系统相连接,在所述的下部燃烧室16的侧壁上设有辅助燃烧器9,在所述隔板箱2的下部设有连通上部换热室17和下部燃烧室16的预热废气入口15,所述风机8与电子控制器相连接。
上述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所述辅助燃烧器9由燃烧器主体、设于所述箱体1外的与燃烧器主体连通的燃料管道11和空气管道12、分别设于所述燃料管道11和空气管道12上的控制阀门10和13和设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旁的电子点火器14组成。
上述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还设有与所述燃料管道11和空气管道12上的阀门10和13分别相连接的电子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继伟;,未经金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3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垃圾焚烧炉
- 下一篇:一种安全式可靠炉膛吹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