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695.1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波;张夏博;王炎;徐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58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圆弧 定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内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梯级是在自动扶梯循环传送轨道上的路梯,以供人们站立的部件。传统不锈钢梯级的踏板与踢板的两侧均设有黄色的边框,踢板的两侧黄色的边框则称为踢板定界。
踢板定界安装在踢板上,在扶梯运行中,踢板定界与围裙板相对运动,会产生接触摩擦和撞击的情况,由于踢板定界为塑料件,起到保护围裙板的作用;由于安装在踢板上的测定界距离三脚架较远,当乘客踏到梯级踏板上时,脚部会与前一个梯级的踢板相踢,当脚对踢板施加外力较大时,或乘客所带物件很重而撞击踢板时,踢板的侧定界则会因为强度不够发生变形,导致踢板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增大及对裙板的损坏,一旦踢板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就会有夹脚的危险及其他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踢板侧定界强度不够所引起的的踢板与围裙板间隙过大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角框架,所述三角框架的上侧设有踏板,所述三角框架的侧面设有踢板,所述踢板的两侧设有踢板侧定界,其中,所述踢板侧定界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呈条形状,沿所述挡板纵向垂直设有一固定板,所述挡板的上侧并且位于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一固定条块,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固定条块的一侧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固定条块的一侧还具有一加强块,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固定条块的一侧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的若干加强筋中具有一第一加强筋和一第二加强筋。
所述固定板沿纵向方向设有多个固定板通孔。
所述多个固定板通孔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若干加强筋由固定板上端至所述固定板下端等分排列。
所述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
所述固定条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具有一长条形槽,所述长条形槽的开口至所述长条形槽的底面由宽逐渐变窄。
所述加强筋、所述固定板、所述挡板以及所述固定条块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
所述踢板侧定界的外侧包设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原先踢板侧定界的材料由塑料替换为金属材料增强了其材料的强度;
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并且在踢板侧定界中增加了加强筋使得踢板侧定界的承重性提高了;
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并且在踢板侧定界中增加了加强块使得踢板侧定界的承重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在踢板侧定界的外部包设有保护材料,防止在梯级的运行中刮损电梯裙边,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且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安装在梯级上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侧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踢板侧定界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踢板侧定界,2、挡板,3、固定板,4、固定条块,5、加强块,6、加强筋,7、固定板通孔,8、踢板,9、踏板,10、三角框架,11、长条形槽,12、保护层,13、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加强型踢板圆弧侧定界,包括三角框架10,三角框架10的上侧设有踏板9,三角框架10的侧面设有踢板8,踢板8的两侧设有踢板侧定界1,其中,踢板侧定界1包括一挡板2,挡板2呈条形状,沿挡板2纵向垂直设有一固定板3,挡板2的上侧并且位于固定板3的一侧设有一固定条块4,固定板3背离固定条块4的一侧与挡板2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6。固定板3背离固定条块4的一侧还具有一加强块5,固定板3背离固定条块4的一侧与挡板2之间设有的若干加强筋6中具有一第一加强筋 13和一第二加强筋 14。
沿固定板3的纵向方向设有多个固定板通孔7,多个固定板通孔7的数量为两个,在此踢板8的边缘处同设有与固定板通孔7相匹配的通孔,进一步的,踢板侧定界1利用的固定板通孔7与踢板8上的通孔内旋拧进螺钉,踢板侧定界1固定在踢板8的一侧。
若干加强筋6由固定板3上端至固定板3下端等分排列,进一步的固定板3与挡板2之间的承载强度得以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