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2318.8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白宝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F1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 地址: | 5237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护栏 幕墙 承托 驳接爪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或幕墙的连接件,特别是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
背景技术
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主要用于固定玻璃。传统的承托驳接爪件是固定式,只能够使用平台固定玻璃栏板,若要应用于楼梯就无法满足使用。另外原有的仅适用固定厚度的玻璃,无法在一定范围内玻璃厚度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壳调节使用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
一种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包括:托槽,所述托槽的一侧设置托槽支臂;套接在所述托槽的垫片,所述垫片的内表面设有应变齿,所述垫片的一侧壁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托槽支臂相匹配;设置在所述垫片内的垫圈;丝杆穿过所述托槽支臂与所述垫圈套接;以及与所述托槽支臂连接的转接件。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托槽的底部开设底部凹槽,所述垫片的底部设置底凸台,所述底部凹槽与所述底凸台配合卡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应变齿向内侧倾斜。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垫片的底部设有应变凸台,所述应变凸台受重力而形变。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托槽支臂开设环槽,所述托槽支臂轴中心开设螺母孔,所述丝杆拧进所述螺母孔。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开设连接孔,顶部开设顶紧螺母孔。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还包括顶丝;所述连接孔套接在所述托槽支臂,所述顶紧螺母孔与所述环槽匹配,所述顶丝穿过所述顶紧螺母孔与所述环槽顶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为长条状的安装件。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托槽为U型长方型。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所述垫片为U型长方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用于固定玻璃,玻璃无需开孔固定,而且可通过应变齿的调节作用,使用玻璃厚度范围较大而无需变化垫片,具有可旋转调节使用,且具有支承和顶紧玻璃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的立体图;
图2为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的剖视图;
图3为应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型新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型新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型新加以限制。
如图1~3所示,用于护栏或幕墙的承托驳接爪件:托槽1、垫片2、垫圈3、丝杆4、转接件5和顶丝6。
托槽1,为U型长方型。在托槽1的一侧设置托槽支臂12。在本实施例中,托槽支臂12为类圆柱状,在托槽支臂12的外表面开设环槽13,托槽支臂12的轴中心开设螺母孔14。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托槽1的底部开设底部凹槽11。
垫片2,为U型长方型,且套接在托槽1内。在本实施例中,垫片2的内表面设有应变齿22,应变齿22为向内侧倾斜,玻璃伸入时应变齿22可调节的向内侧变化,可根据玻璃的厚度调节。另外,垫片2的一侧壁开设通孔24,通孔24与托槽支臂12相匹配,最佳的是通孔24与托槽支臂12共轴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垫片2的底部设置底凸台21,底部凹槽11与底凸台21配合卡接,可防止垫片2滑落,增强玻璃安装的稳定性。另外,垫片2的底部设有应变凸台23,应变凸台23在受到玻璃的重力而产生形变,为增大适用玻璃厚度提供条件。
垫圈3,最佳的为弹性塑胶制成,呈杯状,设置在垫片2内,最佳的是垫圈3与通孔24共轴设置。
丝杆4,旋转穿过托槽支臂12与垫圈3套接,可分隔或支承玻璃。由于垫圈3套接在丝杆4上,另一端为密封,垫圈3与玻璃相分隔或支承可减缓对玻璃的压力,保护玻璃。
转接件5,与托槽支臂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5的一端开设连接孔51,顶部开设顶紧螺母孔52,连接孔51套接在托槽支臂12,安装时顶紧螺母孔52与环槽13匹配。在转接件5的另一端为长条状的安装件,通过螺钉、铆钉等方式与栏杆或其它支撑件连接。
顶丝6,顶丝6穿过顶紧螺母孔52与环槽13顶接,实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