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硬膜外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242.9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0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照飞;王莹;杜英;索小燕;弓胜凯;王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型硬膜外穿 刺针 硬膜外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安全型硬膜外穿刺针,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与所述穿刺针配合使用的硬膜外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镇痛及硬膜外持续给药进行疼痛治疗时,必须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药液通过硬膜外导管进入椎管内,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操作时,麻醉医师需要先将硬膜外穿刺针针端穿刺到硬膜外腔,然后再将硬膜外导管从硬膜外穿刺针尾部穿入,经过针头从穿刺针针尖开口穿出,避开脊神经根,沿椎管走行留置适当长度,确认未置入血管内或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导管尾部接注射器注药。由于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尖部略有弯度且为斜面刃口,椭圆形的刃口边缘非常锋利,如果硬膜外导管在置入时受阻、位置不当或导管误入血管出血明显时,都需要将硬膜外导管和穿刺针同时退出,然后再次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一旦硬膜外导管相对于硬膜外穿刺针先行退出,延伸出穿刺针外的导管极易被穿刺针针尖后部的刃口切断,断于患者体内的硬膜外导管段即使手术也不易取出。若不能取出,长期留置体内可能产生无菌性炎症、局部机化包裹,压迫相应椎管内神经,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再次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既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也增加了麻醉医师的操作难度。
现有的与硬膜外穿刺针配套使用的硬膜外导管是直径约为1mm的柔性细管,管壁上设有刻度线,前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输药孔,由于其管径很细,端头较硬,容易损伤血管或神经;同时为方便导管从硬膜外穿刺针中穿出后置入硬膜外腔,硬膜外导管中还需要穿入金属导丝。目前与硬膜外导管配套使用的金属导丝上没有刻度且导丝本身及导丝尖端较硬,导丝穿入长度仅依靠麻醉医师经验估计,如果金属导丝尖端随硬膜外导管进入椎管内,极容易造成椎管内血管或神经损伤,甚至刺破硬脊膜误入蛛网膜下腔,出现相应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膜外导管即使先行退出也不易被切断的安全型硬膜外穿刺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与所述穿刺针配合使用的硬膜外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型硬膜外穿刺针,包括针座和带有刻度的空心针体,所述空心针体的端部呈勺状,截面轮廓为椭圆形的穿刺针尖,距离穿刺针针尖的尖端0.5~1.5mm以下靠近所述针体部位的穿刺针尖的边缘轮廓为圆钝光滑面。
所述圆钝光滑面的边缘轮廓外撇呈喇叭口型。
与安全型硬膜外穿刺针配套使用的硬膜外导管,包括由可降解生物材料制得的空心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空心管体内的金属导丝,为避免空心管体的前端部损伤血管或神经,所述空心管体的前端为柔性囊皮结构;为方便麻醉医师准确掌握金属导丝的进入深度,所述金属导丝上设置有刻度标记,为避免导丝刺破硬膜外导管或误入椎管内,在其头端设置有弹性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独退出硬膜外导管(未退出硬膜外穿刺针)时,可有效避免硬膜外导管被切断,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硬膜外导管在置入时受阻、位置不当或导管误入血管出血明显等异常情况时,不用退出穿刺针也可对硬膜外导管进行调整,减少患者再次接受硬膜外穿刺的创伤和痛苦,也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量。可避免硬膜外导管损伤椎管内血管或神经,也可避免金属导丝刺破硬膜外导管或误入椎管内损伤血管或神经,甚至刺破硬脊膜误入蛛网膜下腔,提高硬膜外穿刺、置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硬膜外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穿刺针尖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硬膜外导管的前端头部放大图。
图5是设置在导管中的金属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型硬膜外穿刺针,包括针座1和带有刻度的空心针体2,空心针体2的端部为边缘轮廓为椭圆形的穿刺针尖3,为避免单独退出外导管时外导管被针尖的边缘刃口切断,距离穿刺针尖3的尖端0.5~1.5mm以下靠近针体部位的穿刺针尖的边缘轮廓为圆钝光滑面;如果圆钝光滑面的边缘轮廓向外撇呈喇叭口型,则防割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球囊式输尿管取石装置
- 下一篇:神经丛刺激套管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