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1785.9 | 申请日: | 2014-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邢梓杉;王茂峰;王炳玲;王炳晔;邢宏飞;赵淑军;陈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梓杉;王茂峰 |
| 主分类号: | F16L47/28 | 分类号: | F16L47/2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王元清 |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输送 管道 带压开孔 用电 形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输送管道分支部件技术领域中塑料(包括PE)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管件。
背景技术
随着输送管道的日益发展和不断进步,对塑料输送管道分支部件尤其是在线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管件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塑料管道诸如PE管道在线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管件主要由电熔鞍形旁通主体、封帽、密封圈、开孔刀等组成,开孔刀装配在鞍形旁通主体上部端口内腔且与其内壁PE螺纹直接配合连接,在开孔刀与鞍形旁通主体的接触面上装设有密封圈,鞍形旁通主体与封帽连接间装设有密封圈,但受其构造所限,整体连接结构繁复,存在有如下不足:1、开孔刀外壁制有推动螺纹与鞍形旁通主体直管内壁的螺纹直接配合连接进行开孔作业,由于鞍形旁通主体为塑料材质其螺纹强度较低,使用范围小,仅能开直径50mm以下的孔,而若开制直径50mm以上的孔就受到限制,较难以实现,也极易造成连接螺纹的损坏;开孔刀靠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螺纹固定,在蠕变作用下易出现密封性下降的现象;且实际在线带压开孔作业中要移去封帽,压力介质较易沿开孔刀和旁通主体间的螺纹缝隙泄漏;2、因为现有的开孔刀刀刃上部必须要有足够长度的螺纹,使得鞍形旁通体积增大,再是鞍形旁通的旁通口部位在施工环境中容易受力折断,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塑料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管件整体连接结构繁复,使用范围小,在线带压开孔作业介质易泄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开孔范围大,在线带压开孔作业无介质泄漏,体积小、强度高,使用方便的新式塑料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它包括:电熔鞍形旁通主体、可调式抱箍、开孔刀、锁母、封帽和三个密封圈,在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直管顶口联体制有带中心圆孔的封堵环盖、封堵环盖的中心圆孔制有定位内螺纹,开孔刀的刀体颈部制有定位外螺纹,开孔刀的定位外螺纹连接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定位内螺纹并由锁母连接锁紧,在开孔刀肩部与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接触面上装设有第三密封圈,封帽内制有圆周螺纹连接电熔鞍形旁通主体顶部的外周螺纹,在封帽的内顶部与电熔鞍形旁通主体顶部的接触面装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封帽的位于内侧圆周螺纹根部上方与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接触面设第二密封圈。
上述的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所述开孔刀肩部制有第三密封槽,在第三密封槽内镶装有第三密封圈,将开孔刀的肩部与电熔鞍形旁通主体密封连接;所述封帽的内侧圆周螺纹根部上方和内顶部分别制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一密封槽,在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各镶装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将封帽侧体和内顶部均与电熔鞍形旁通主体密封连接。
上述的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所述电熔鞍形旁通主体旁通口的上部和下部与直管连接部位制有加强筋,使得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旁通口部位连接坚固。
上述的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所述开孔刀的上部轴向制有配合插连开孔装置的六方凹孔,在六方凹孔的上方制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内螺纹;亦可根据所配合插连开孔装置的动力接头形状,在开孔刀的上部轴向开制成其它型配合插连开孔装置的凹孔,诸如四方孔、五方孔、九方孔、梅花孔等适用孔。
上述的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所述壳体与开孔刀相配合的是一次注塑成型的联体封堵环盖与壳体,其中心孔部位制有定位螺纹。
上述的塑料输送管道带压开孔用电熔鞍形旁通,所述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直管上部配连有锁母,锁母的内螺纹与开孔刀的定位螺纹配合夹紧第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设计要求,将本新型电熔鞍形旁通由其可调式抱箍连接固定好带开孔的塑料管道,在待开孔位置固定并电熔焊接在塑料管道上,打开封帽,采用带有与本新型相同密封结构的金属开孔装置连接于开孔刀,便可进行在线开孔作业。在开孔作业完成后,开孔刀由颈部外螺纹定位在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的定位螺纹上,并由锁母锁紧,使第三密封圈与电熔鞍形旁通主体直管顶口的封堵环盖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实现长期的良好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梓杉;王茂峰;,未经邢梓杉;王茂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