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1386.2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安民 |
| 主分类号: | B60C7/12 | 分类号: | B60C7/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 地址: | 056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特别是指一种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轮胎包括轮毂和密封装配于轮毂表面的外胎组成,在实际行驶的过程中由于爆胎、扎胎而出现的现象使驾驶人员受到很大困扰,在补胎的同时延误了出行的时间。申请号为201310355458.4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在外胎与轮毂之间填充若干气囊,在轮毂上设有加注嘴,在外胎或轮毂上开设排气孔。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只有通过加注嘴才能将气囊填充进入轮胎,填充紧密须依靠排气孔,因此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加注嘴与排气孔易发生漏气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填充方便的防爆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防爆轮胎,包括轮毂,套装于轮毂上、且边缘与轮毂密封装配的外胎;所述的轮毂与外胎内表面之间的空腔中充满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充气小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还有:
为使充气小球更多的对外胎内部空间进行填充,以取得更好的充气效果,满足轮胎的胎压要求,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充气小球为圆形。
更为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各充气小球之间不等径。这样各个小球之间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空隙能够得到有效的填充,而且充气小球被刺破的可能性较小。
为满足充气小球结构强度的需要,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充气小球采用PU材料制作。
充气小球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可以选用多种压缩气体,其中较为优选的是,所述的充气小球内填充有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在外胎与轮毂安装前,先将外胎内部撑起,这时把准备好的充气小球放置到输球合成装置,启动电源,输球合成机开始工作,将预置好数量的充气小球输入到轮胎内部;充气小球装满轮胎后,启动装胎充压部分,把轮胎与轮毂固定密封在一起即可。充气小球放置多少,要根据车型轮胎的负重压力大小而定。充气小球在轮胎内部可随着车轮转动自运动,不固定。
外胎内装满一定数量的充气小球后,轮胎可承载相应的压力(负重),因每个充气小球都是一个小型气囊,且互不联通、互不通气。加之,充气小球体是采用特殊原材料制成的,弹性好,抗压性强,可分解缓释外部压力,即便受到较强的负重压力也不易爆破。当车辆轮胎被外界物体扎破或扎进内部时,也只能触及到少量的充气小球,或致扎破,但不会马上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当车辆轮胎内的充气小球毁坏严重,充气小球数量严重不足时,可使用专用输球合成机及时补充。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胎、充气小球、轮毂,不用内胎,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便于安装,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安装使用。
2、本实用新型在外胎内部设计装满了可以承载相应压力的圆形充气小球,能有效缓解轮胎外部压力,加之充气小球抗压性极强,即便受到外界较强的压力也不易爆破。由于填充的每个充气小球都是一个单独的小气囊,互不通气,且随着车轮转动始终处于游离状态,当外部物体穿透轮胎时,也只能扎破极少量的充气小球,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一次安装可使用3-5年。
3、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轮胎爆破和扎胎事故,性能好,安全系数高,适用于各种车辆。而且购买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外胎;2、充气小球;3、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做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整体技术构造如图示,其中包括轮毂3,套装于轮毂3上、且边缘与轮毂3密封装配的外胎1;所述的轮毂3与外胎1内表面之间的空腔中充满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充气小球2。
充气小球2为圆形。
各充气小球2之间不等径。
充气小球2采用PU材料制作。
充气小球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可以选用多种压缩气体,其中较为优选的是,所述的充气小球2内填充有压缩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安民,未经郭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光膜单气缸再收卷机
- 下一篇:研磨圈及废弃食物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