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0222.8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吴家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臂 血压计 气体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臂式血压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各种不同的血压量测方法与装置可用以测得血压值,最常见的方式是在泄气量测。此方式是以一绑在上臂的充气臂带(cuff),经由充气膨胀后压迫手臂动脉内的血液流动,之后再藉由和缓的泄出充气臂带内的气体,藉由心脏注入血液所造成动脉的脉动传到充气臂带本身,便可由一压力感测器量测到血压值。
然而,上述方式于量测时需将充气臂带充气持续加压至远高于正常收缩压的值,为保险起见一般是充气至接近180mmHg至240mmHg不等,从而能量得符合具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之后,再经由泄气阀将充气臂带内之空气慢速泄气而量得动脉脉动,整个测量时间比较长。
因此,现在大多改为充气量测。此方式主要是在充气过程中测量动脉脉动,可快速测量到血压值,但缺点是马达在加压的过程中会对压力感测器造成杂讯的影响,此即为此技术之困难点。因为目前的马达、压力感测器与充气臂带是通过三通阀彼此连接,因此马达利用活塞将空气打入充气臂带时,压力感测器同时也会受到杂讯的干扰。目前大多会在压力感测器前设置滤波器,把杂讯过滤掉,但缺点是同时也会把部分的血压讯号也滤掉,无法获得正确的测量值,并非十分理想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通过插接头的出口通道的口径小于入口通道的口径,以及入口通道与出口通道分别相通于气室的配置方式,使得气流由入口通道进入相对大空间的气室内部后,可进一步通过出口通道提供较少杂讯的气流,进而使压力感测器所感测到的人体血压的精准度随之提高,从而解决了现有血压量测装置量测血压时容易受到杂讯干扰或是把部分的血压讯号过滤掉,而无法获得正确的血压测量值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其包含一充气囊袋、一通气接头、一第一套管及一第二套管。其中,充气囊袋内部具有一气室,充气囊袋具有一连通气室的充气孔。通气接头具有一插接头、一第一管接头及一第二管接头,插接头对应组设在充气孔。第一套管套接于第一管接头,第二套管套接于第二管接头。其中,插接头内部分别具有一入口通道及一出口通道,出口通道口径较入口通道口径小,入口通道及出口通道分别相通于气室,并使入口通道对应第一管接头,出口通道对应第二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当一气流经过第一套管而由第一管接头输出到入口通道时,充气囊袋的相对大空间的气室可供入口通道的气流进入,令气流充满在气室之中,同时更可以减少马达产生的杂讯,又可使得充气囊袋可迫紧一受测部位,藉此让受测部位的血管通过充气囊袋反应至气室的压力。而充气囊袋通过出口通道与第二管接头相通,因此可通过出口通道缓慢的泄出气室内的气体,并将一压力感测器设定为在缓慢泄气时,侦测出口通道内的压力变化而测得人体血压值。这样的好处在于:可藉由充气囊袋的气室作一气流缓冲的空间,进一步通过口径较小的出口通道提供较少杂讯的气流,使得压力感测器所感测到的人体血压的精准度随着提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缓冲装置用于手臂式血压计的臂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缓冲装置用于手臂式血压计的臂带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0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式无线脉搏计数仪
- 下一篇: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