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用无线发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9586.4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葛晓嘉;张长庆;张恒;王媛媛;彭美霞;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无线 发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用无线发射结构,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交通密度也越来越高,地铁成为了人们首先的出行方式,而地铁轨道一般深埋于地下,而且运行速度较快,所以在地铁上的手机以及其他无限通信设备很难接受到信号,保持正常的数据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地铁内手机信号较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铁用的无线发射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铁用无线发射结构,包括发射器阵列、接收器阵列和微型基站阵列,所述发射器阵列间隔安装在地铁隧道壁面上,所述发射器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接收器阵列安装在地铁车厢外壁上,所述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通过微波连接,微型基站阵列与接收器阵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发射阵列安装在地铁隧道的顶部,所述接收器阵列安装在车厢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地铁站台内地铁隧道壁面上的发射器阵列布置密度大于地铁运行段内地铁隧道壁面上的发射器阵列布置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接收器阵列与每节地铁车厢上的信号转换器连接,所述微信基站阵列通过信号转换器与接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铁轨道和地铁之间建立微波通信,并且将发射器和接收器阵列设置,使得地铁列车即使在高速运行下,也可以实现微波信号的接收,而且微波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抗干扰性,可以保证地铁运行时,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也有比较良好的信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射基站与地铁车厢保持相对静止,更进一步的保证了信号的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铁用无线发射结构,包括发射器2阵列、接收器3阵列和微型基站5阵列,所述发射器2阵列间隔安装在地铁隧道壁面1上,所述发射器2之间通过数据线以及数据交换器连接,所述接收器3阵列安装在地铁车厢外壁上,所述接收器3与发射器2之间通过微波实现信号的传递,在列车行进过程中,列车的接收器3不断切割发射器2阵列的信号场,实现信号的接收;所述发射阵列安装在地铁隧道的顶部,所述接收器3阵列安装在车厢顶部;所述地铁站台内地铁隧道壁面1上的发射器2阵列布置密度大于地铁运行段内地铁隧道壁面1上的发射器2阵列布置密度;所述接收器3阵列与每节地铁车厢上的信号转换器4连接,所述微信基站阵列通过信号转换器4与接收器3连接,从而实现同一列车内手机数据信号的同步。
通过在地铁轨道和地铁之间建立微波通信,并且将发射器和接收器阵列设置,使得地铁列车即使在高速运行下,也可以实现微波信号的接收,而且微波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抗干扰性,可以保证地铁运行时,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也有比较良好的信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射基站与地铁车厢保持相对静止,更进一步的保证了信号的良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9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内使用的镁铝板
- 下一篇:一种卫星通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