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维环线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9528.1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汪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代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路兆强 |
地址: | 10014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环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手术过程中将缝合线剪断的手术剪,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环线剪。
背景技术
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手术中,需要将人体的脊椎之间的纤维环用缝合线缝合起来,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减少复发的机会。此类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皮肤上的切口非常小,但是深度却可能高达2厘米甚至更多,在缝合完毕后,缝合线露出的部分要打成结,再将多余的缝合线减掉。
现有的用于微创手术的手术剪包括一个中空的长筒,在长筒的其中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另一端设有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与活动刀片之间通过设置在长筒内的钢丝相连接。这种手术间的长筒非常细,可以伸人到较深的空间内,但是,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的布置方向与长筒方向相同,它的切剪方向是沿着长筒的轴线方向进行的。使用这种手术剪时,缝合线在打结后余留的长度不容易控制,很可能余留过长,也可能余留过短而使打结不可靠,甚至有可能直接剪坏打好的结,造成缝合失败。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控制缝合线余留长度的纤维环线剪。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纤维环线剪,包括一个中空的长筒,在长筒的其中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另一端设有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与活动刀片之间通过设置在长筒内的钢丝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刀片的前端部和活动刀片的前端部相对于长筒的轴线同向弯曲75度至9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片的前端部和活动刀片的前端部相对于长筒的轴线同向弯曲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固定刀片围合在活动刀片的外侧,所述固定刀片前端部的厚度大于等于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刀片前端部的厚度为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长筒的外径为2.4mm,钢丝的直径为0.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的弯曲处均为弧形过渡,在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弧形剪切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固定刀片包括与所述长筒同轴相连的筒形的基部,所述活动刀片的一端铰接在基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手柄与长筒固连,活动手柄铰接在固定手柄上,活动手柄的转动中心两侧分别设有握持部和连接部,所述钢丝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活动刀片铰接在固定刀片上,在活动刀片上设有轴线与该活动刀片的转动中心轴线相平行的短柱,在所述钢丝端部设有与短柱结合的挂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相对于长筒的轴线同向弯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固定刀片的弯曲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纤维环线剪中,固定刀片的前端部和活动刀片的前端部相对于长筒的轴线同向弯曲,使固定刀片与活动刀片能够避开缝合线的打结,准确地控制缝合线的余留长度,同时避免了打结被剪坏。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纤维环线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纤维环线剪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长筒;2、固定刀片;21、基部;22、前端部;23、弧形剪切刃;3、活动刀片;31、前端部;33、转动中心;34、短柱;6、钢丝;61、挂钩;4、固定手柄;5、活动手柄;51、转动中心;52、握持部;53、连接部;32、弧形剪切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代文,未经汪代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9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