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9519.2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容文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容文钰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转化 建材 处理 设备 系统 | ||
1.一种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至少一湿污泥储存装置,其用于容纳且稀释污泥;它包括污泥密闭储泥罐,装设于污泥密闭储泥罐的搅拌器,所述密闭储泥罐连接污泥泵;
至少一配料改性装置,其通过泵送管道一连接于所述污泥密闭储泥罐,它包括搅拌罐、自动加料器及用于放置改性药剂的容器体;
至少一机械脱水装置,其通过泵送管道二连接于所述搅拌罐,它包括用于污泥机械脱水而形成滤饼的压滤机,用于密闭输送滤饼的输送设备;
至少一干化燃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输送设备输送进来的滤饼并进行高温干化,它包括一回转式烘干筒,设于所述回转式烘干筒的进料端的燃烧炉,所述燃烧炉提供热气与所述滤饼热交换以蒸发所述滤饼中的水分;继而热干后的污泥再置于所述燃烧炉中高温热解形成灰渣;
至少一造粉装置,其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灰渣并将灰渣细化磨粉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炉体内空间划分形成相通的燃烧腔和集灰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下部设有布风板,连接于所述布风板的风箱,联通于所述燃烧腔的出渣单元;位于所述燃烧腔的左侧的炉壁上设有炉门;位于所述炉门上方设有燃料管,所述燃料管与所述燃烧室相通;所述集灰腔下方连接有集灰斗;
一回转式烘干筒;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右侧,从所述主体上方延伸到所述回转式烘干筒内相通的下料管;所述回转式烘干筒呈圆柱形,其中心线向下偏斜;所述分隔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炉体空间高度以形成供热气导流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一侧具有垂直面,位于垂直面上方且向右偏斜的第一倾斜面,相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上端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以形成口部大于底部空间的燃烧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腔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出口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上设有风帽,所述风帽具有向下敞开的柱形孔和侧开孔,所述侧开孔与所述柱形孔相通,所述风板上设有耐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转化为建材的处理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多层结构,其中内层为耐火材料制成,所述主体的外层设有多个透气管,位于所述集灰腔的上方的炉壁具有过渡段,以改变导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文钰,未经容文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95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设备
- 下一篇:静电除尘器的笼式阴极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