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滑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8363.6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泗进;曹先强;赖安业;白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B23B2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立式 车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车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滑枕结构。
背景技术
滑枕结构是立式车床的关键部件,它的结构和使用性能直接关系到车床的使用性能。滑枕的一端连接刀架,通过滑枕的移动实现刀架的进给运动,用于零件一次装夹实现外圆、内孔、端面的车削加工,同时实现外圆、内孔、平面、斜面、曲面、沟槽等加工功能。传统的立式车床的滑枕一般有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丝杆的另一端通过丝杆固定座固定在车床的机身上。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滑枕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带动丝杆的转动,将丝杆的转动转化成丝杆螺母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滑枕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刀架的进给运动,对零件进行加工。
然而这种滑枕结构在使用时稳定性较差,伺服电机和丝杆整体长度较长,安装较为麻烦,同时也使车床的结构不够紧凑,影响了车床整体传动的稳定性。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传动稳定的新型的立式车床滑枕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滑枕结构,包括滑座、设置在滑座上的滑枕、用于驱动滑枕移动的伺服电机、与滑枕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以及穿设在丝杆螺母中的丝杆,伺服电机固定在滑座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滑枕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丝杆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一同步带轮传动连接,还包括固定在滑座上的第一固定支座,第一固定支座上连接有法兰支架,法兰支架上嵌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穿过所述轴承,法兰支架通过设置在法兰支架上端的法兰压盖和设置在法兰支架下端的锁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锁紧螺母穿设在所述丝杆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座上设有与所述滑枕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滑枕压盖,滑槽和滑枕压盖共同围成容置所述滑枕的通道,所述滑枕的横截面呈八边形,所述通道的截面对应设置八边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枕的上端面固定有定位轴,定位轴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固定支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支座上,第二固定支座内形成容纳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所述同步带的容纳空间。
较佳地,所述法兰压盖和所述丝杆之间嵌设有防尘密封垫,所述法兰支架的下端面设有供所述丝杆穿出的通孔,通孔的内壁和所述丝杆的外壁之间设有隔套和油封,隔套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油封套设在隔套外。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座上端面的平衡油缸,平衡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将伺服电机通过第一同步带轮、同步带以及第二同步带轮将动力传递至丝杆,丝杆的转动带动丝杆螺母上下移动,进而通过带动连接板上下移动带动滑枕上下移动。由于将伺服电机和丝杆分开设置,节省了纵向空间,伺服电机设置在滑座上,方便安装和检修;通过设置法兰支架和轴承对丝杆进行支撑和定位,保证丝杆传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
604-滑枕 605-伺服电机
606-丝杆 607-丝杆螺母
608-刀架 609-连接板
610-平衡油缸 611-第一同步带轮
612-第二同步带轮 613-同步带
614-第一固定支座 615-第二固定支座
616-法兰支架 617-轴承
618-法兰压盖 619-锁紧螺母
620-滑枕压盖 621-第一通道
622-固定轴 623-防尘密封
624-隔套 625-油封
626-活塞杆 600-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8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