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8063.8 | 申请日: | 2014-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新宇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中的 表面 污水 回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大多数为处理流程,或集成的处理流程,没有很好地发觉装置本身可以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一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固定的连接,且连接形式新颖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其组成包括:U形管、滤网2,所述的U形管1开有2--4组卡槽,所述的卡槽内装入卡框,所述的卡框连接所述的滤网2;所述的卡框为圆形,所述的卡框的外沿开有外沿滑道3,所述的外沿滑道3配合半圆固定滑圈4使用,所述的卡框包括圆弧一号5、圆弧二号6、圆弧三号7、圆弧四号8,所述的圆弧二号6与所述的圆弧四号8固定连接所述的滤网2,所述的滤网2的边缘连接环形滑道9,所述的环形滑道9配合所述的圆弧三号7使用,所述的圆弧三号7装在所述的圆弧二号6内,所述的圆弧二号6开有圆弧通口10,所述的圆弧通口10开在所述的圆弧二号6的后侧,所述的圆弧通口10内装有可移动的滑杆12,所述的滑杆12固定连接所述的圆弧三号7的上部,所述的圆弧一号5连接长方形拎手13,所述的长方形拎手13与所述的U形管1之间连接密封垫14。
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所述的U形管1的出口连接水油分离器的入口,所述的水油分离器的入口连接过渡池,所述的过渡池连接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连接生化反应池。
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所述的圆弧四号8的底端为密封,所述的圆弧一号5的左端与右端均密封。
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每组所述的卡槽包括常用卡槽15与替换卡槽16,所述的常用卡槽15的顶端与所述的替换卡槽16均开有半圆形通口17,所述的半圆形通口17通过转轴11连接带密封圈14的半圆形通口盖18。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圆弧一号、圆弧四号、圆弧二号与圆弧三号配合使用,保证卡框的完整性与连接的紧密性。
2.本实用新型的半圆固定滑圈与外沿滑道相互配合使用,使得安装更换方便,且不易脱落,紧固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圆弧二号内装入圆弧三号,使圆弧三号可以与半圆固定滑圈的连接更牢固,在污水的水压下也不会被冲掉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其组成包括:U形管、滤网2,所述的U形管1开有2--4组卡槽,所述的卡槽内装入卡框,所述的卡框连接所述的滤网2;所述的卡框为圆形,所述的卡框的外沿开有外沿滑道3,所述的外沿滑道3配合半圆固定滑圈4使用,所述的卡框包括圆弧一号5、圆弧二号6、圆弧三号7、圆弧四号8,所述的圆弧二号6与所述的圆弧四号8固定连接所述的滤网2,所述的滤网2的边缘连接环形滑道9,所述的环形滑道9配合所述的圆弧三号7使用,所述的圆弧三号7装在所述的圆弧二号6内,所述的圆弧二号6开有圆弧通口10,所述的圆弧通口10开在所述的圆弧二号6的后侧,所述的圆弧通口10内装有可移动的滑杆12,所述的滑杆12固定连接所述的圆弧三号7的上部,所述的圆弧一号5连接长方形拎手13,所述的长方形拎手13与所述的U形管1之间连接密封垫14。结构清晰,易于实现,使用方便。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所述的U形管1的出口连接水油分离器的入口(水油分离器--杭州仁泰实业有限公司),所述的水油分离器的入口连接过渡池,所述的过渡池连接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连接生化反应池。流程清晰,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所述的圆弧四号8的底端为密封,所述的圆弧一号5的左端与右端均密封。不会进入杂物与污水,保证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表面污水回流装置,每组所述的卡槽包括常用卡槽15与替换卡槽16,所述的常用卡槽15的顶端与所述的替换卡槽16均开有半圆形通口17,所述的半圆形通口17通过转轴11连接带密封圈14的半圆形通口盖18。保证密封性,无论是否使用保证不会漏水。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宇,未经赵新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8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植物照明面板灯
- 下一篇:窗帘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