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前指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957.5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利尼科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直线 加速器 指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配件,具体涉及到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前指针。
背景技术
医用加速器是生物医学上的一种用来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器装置。带电粒子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借助不同形态的电场,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加速到更高能量的电磁装置,常称“粒子加速器”,简称为“加速器”。 要使带电粒子获得能量,就必须有加速电场。依据加速粒子种类的不同,加速电场形态的不同,粒子加速过程所遵循的轨道不同被分为各种类型加速器。目前国际上,在放射治疗中使用最多的是电子直线加速器。
电子直线加速器具有前指针,其原理是通过在加速器次级准直器上安装激光指示装置,通过光学指示效果达到观察大机架,小机头机械中心效果的一种指示装置。现有的前指针是通过机械接触方格纸,采用描点的方式确定三角关系,该方法要求针尖必须与方格纸接触,由于针尖很细容易带动方格纸发生轻微移动,产生二次误差。同时老式的机械式前指针出厂后不能二次校准调节,一旦出现外力轻微变形,误差精度讲无法消除,只能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前指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前指针,包括激光笔、准直器托板和指针调节器;
准直器托板上设有插拔槽和止退卡槽,准直器托板的正中央具有圆形的凹腔,凹腔内设有安装孔;指针调节器由顶丝和调节螺母组成,激光笔的尾部固定在安装孔内,激光笔的外圆上固定有圆盘,圆盘上设置有若干组调节螺纹孔,顶丝和调节螺母的上端安装在调节螺纹孔内,下端与凹腔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前指针为光学前指针,前指针的激光笔可以通过顶丝和调节螺母来调节激光笔与准直器托板的垂直度,可以重新校正光源,减少误差;在描点确定三角关系的时候,不受老式前指针针尖位置的限制,同时激光笔的激光光源投影点为直径1毫米的圆,中心便于确定,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激光笔上安装调节螺母和顶丝的侧视图。
其中,1、激光笔;2、圆盘;3、后盖;4、准直器托板;5、顶丝;6、调节螺母;7、插拔槽;8、止退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前指针,包括激光笔1、准直器托板4和指针调节器。准直器托板4上设有插拔槽7和止退卡槽8,插拔槽7和止退卡槽8与在机械式前指针托板上的作用相同,插拔槽7便于插拔安装固定,止退卡槽8的作用在于机械定位,将加速器前指针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加速器上,前指针插入加速器的插槽后,加速器上的弹簧往后移动形成一个推力,此时止退卡槽8作用就在于让插槽的弹簧保持被挤压的状态。
准直器托板4的正中央具有圆形的凹腔,凹腔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安装孔设置在中央,可以保证光源出射孔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处于该准直器托板4的正中心位置。指针调节器由顶丝5和调节螺母6组成,激光笔1的尾部固定在安装孔内,激光笔1的尾部安装有防止电池脱落的后盖3。激光笔1的外圆上固定有圆盘2,圆盘2上设置有若干组调节螺纹孔,优选设置三组调节螺母孔,三组调节螺母孔在同一圆弧上,均匀分布在圆弧上。每组调节螺纹孔包括两个螺纹孔,其中一个螺纹孔用于安装顶丝5,另一个螺纹孔用于安装调节螺母6。顶丝5和调节螺母6的上端安装在调节螺纹孔内,下端与凹腔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激光笔1与准直器托板4的垂直度调节,是通过调节螺母6来实现的。顶丝5可以分布在调节螺母6的内侧,顶丝5可以起到初步定为和支撑固定的作用。调节螺母6的下部连接在凹腔内,上端穿过螺纹孔后连接有螺帽,当需要调节激光笔1与准直器托板4的垂直度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螺母6的螺帽,使圆盘2的某一侧或者整体与准直器托板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激光笔1与准直器托板4的垂直度发生调整。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利尼科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利尼科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