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686.3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叶秀友;梁建林;彭开勤;方雪勇;潘君飞;方佳辉;陈立云;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零 排放 功能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制造领域,尤其指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饮水机在居家、办公室以及公共场所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饮水设备。以前饮水机多以桶装水作为原水,在夏季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常常因为送水工人太忙经常不能及时送水而影响饮水机的正常使用。随着饮水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净水器逐步取代了用桶装水的饮水机。净水器直接接入市政用水,通过其内部的净水装置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以达到饮用标准,使用十分方便,使用成本低。
净水器发展到现在,无论是过滤工艺、结构构造,还是控制技术、使用普及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净水器改变了人们的饮水方式,促进了健康生活,对人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过滤装置中以反渗透膜,即RO膜的过滤效果为最佳。反渗透膜制水过程中,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原水中分离出杂质得到净水的膜分离技术。对膜一侧的原水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原水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反渗透过程中,原水中的杂质无法通过反渗透膜而被分离出来,透过反渗透膜的原水则被制成净水。但是制水过程中,原水侧会产生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水;浓缩水无法饮用,往往会直接排掉,这部分浓缩水的排出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现有反渗透膜净水器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浓缩水循环利用的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的净水器本体,储水容器上设置有电磁阀,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和净水出水龙头,其中,净水器本体在储水容器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并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增压泵,反渗透膜滤芯上设置有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反渗透膜滤芯和储水容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有前置组合滤芯,该前置组合滤芯由三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
上述的过滤滤芯为PP棉滤芯或者活性炭滤芯。
上述的储水容器和净水出水龙头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二次污染的后置滤芯。
上述的循环回路上设置一出水支路,该出水支路的出口处设置有浓缩水出水龙头。
上述的出水支路上设置有另一压力开关。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的净水器本体,净水器本体在储水容器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并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增压泵,反渗透膜滤芯上设置有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反渗透膜滤芯和储水容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通过设置的循环回路使反渗透膜滤芯产生的浓缩水返回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再次过滤,从而解决直接将浓缩水排掉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并通过设置压力开关实现循环的自动控制。制水过程中,制得的净水进入储水容器内待用,而产生的浓缩水则进入循环回路进行循环。本净水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产生的浓缩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零排放的功能。
此外,本净水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有前置组合滤芯,该前置组合滤芯由三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通过三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的前置组合滤芯,对原水进行前置处理,进一步增强净水效果。
而在储水容器和净水出水龙头之间设置后置滤芯,可以有效防止从储水容器内出来的净水受到二次污染而影响饮用效果。
在循环回路上设置一出水支路,该出水支路的出口处设置有浓缩水出水龙头,浓缩水出水龙头的作用是将浓缩水引出用于生活用水,从而使浓缩水得到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净水器本体1、原水进水口11、净水出水龙头12、储水容器2、电磁阀21、反渗透膜滤芯3、增压泵4、循环回路5、单向阀51、出水支路52、浓缩水出水龙头53、另一压力开关54、压力开关6、前置组合滤芯7、后置滤芯8。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降低尾矿库回水硬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