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190.6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奇利新塑胶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B29C45/14;B05D1/38;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手机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保护套,如Iphone、三星等手机保护套一般是直接采用塑胶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锌合金或铝合金装配方式,加中间夹层硬质内衬的方式,这种手机保护套不管是在生产工艺还是结构上都存在以下的缺陷:
1)现有市场上组合套或合金保护套,不是单独一个产品,而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装配方式,给使用者一种操作繁琐装配组合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若是遇到强烈的撞击或手机脱落,很容易造成保护套脱裂的现象,从而无法很好有效的保护手机;
2)采用这种材质生产出的手机保护套,强度不高,很容易磨损断裂,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护套表面就出现裂纹,因此更新换代率就较高;而且这种材料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成型性能低。
综合上述描述,现有的手机保护套生产出来的手机保护套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装配简单便捷、生产成本低、结构稳定及强度硬度高的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包括一体成型的合金外边框,所述合金外边框的内表面成型有注塑槽,且所述注塑槽的内表面依次贴覆有底涂胶水层和面涂胶水层后注塑软胶内注塑层;所述合金外边框的外表面喷涂有光滑喷漆层。
其中,所述合金外边框的底端向内弯折有防止注塑软胶流出且用于保护手机底端边缘的挡流板。
其中,所述合金外边框的顶端上向内弯折有多个限位薄板,手机固定在该手机保护套内后,所述限位薄板抵持在手机的边缘处。
其中,所述底涂胶水层和面涂胶水层的厚度之和在2.5-12.7微米之间。
其中,所述软胶内注塑层上设有与手机按键相适配的按键帽和与插孔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合金外边框上设有与按键帽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和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软胶内注塑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其中,所述合金边框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或锌合金材料。
其中,所述底涂胶水层的胶水为CH219底涂胶水,所述面涂胶水层的胶水为CH213面涂胶水。
其中,所述合金外边框的表面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手机保护套是由合金外边框内注塑软胶内注塑层而成型的,该注塑成型的工艺,不仅简化方便了装配,而且加强了结构的强度和硬度,有效避免因遇到强烈的撞击而导致的脱裂现象;
2)采用合金材质并结合注塑软胶内注塑层,使得该保护套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耐磨性、高强度和高成型性能,使得加工出来的保护套不仅表面不会出现裂纹磨损,具有良好的质感,而且可与手机紧密接触保护手机;
3)采用在合金外边框内表面贴覆底涂胶水层和面涂胶水层,使得合金外边框具有更好更高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以便成型工艺的快速进行,进一步提高了结构性能;
4)本产品强度硬度大、结构性能稳定、耐磨性强,且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的使用分解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合金外边框 11、软胶内注塑层
12、底涂胶水层 13、面涂胶水层
14、手机 101、注塑槽
102、挡流板 103、限位薄板
104、第二通孔 105、第三通孔
111、按键帽 112、第一通孔
141、手机按键 142、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包括一体成型的合金外边框10,合金外边框10的内表面成型有注塑槽101,且注塑槽10的内表面依次贴覆有底涂胶水层12和面涂胶水层13后注塑软胶内注塑层11;合金外边框10的外表面喷涂有光滑喷漆层(图未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金包胶手机保护套,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奇利新塑胶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奇利新塑胶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组合
- 下一篇:基于框架式的海量数据采集通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