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窗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5864.9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艳;岳译新;谢红兵;罗宝;吴征良;刘永强;刘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5/00 | 分类号: | B61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及其 车窗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窗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车厢的窗户框采用整体冲压成型的制作工艺,冲压完成后的窗户框焊接在车辆侧墙蒙皮上的窗户开口区域,从而形成用于安装窗户的平台。
然而冲压成型需要开模,模具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满足要求,通常情况下,开模的费用较为昂贵,并且每次随着轨道车辆窗户形状的改变,模具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这使得窗户框的成型工艺较为复杂昂贵,另外,窗户框的边角部位通常为高应力区,窗角结构的加强是窗角设计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冲压结构的窗户框中,窗角部位并未设置任何的加强件,这使得窗角部位非常容易变形,导致窗户容易漏风,甚至出现玻璃脱落的情况。
因此,如何能够使目前轨道车辆的窗户框的成型变得简便易行,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窗角部位的强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窗总成,以便于能够使目前轨道车辆的窗户框的成型变得简便易行,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窗角部位的强度,避免窗角部位出现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窗总成的轨道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窗总成,包括:
开设有窗户口的车辆侧墙蒙皮;
焊接在所述车辆侧墙蒙皮上的窗户框,所述窗户框包括焊接相连的横梁和纵梁,且所述横梁或纵梁上用于与所述侧墙蒙皮焊接的一面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窗户口的边缘形状吻合;
焊接在所述横梁和纵梁所构成的直角部位的窗角封板。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加强板贴合,且与所述横梁、纵梁和所述侧墙蒙皮焊接的加强角件,所述加强角件的外侧面为用于与所述横梁和纵梁焊接的翻边,内侧的边缘形状与所述窗户口的边缘形状吻合。
优选的,所述窗户口的边角部位为弧形倒角。
优选的,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在垂直于所述侧墙蒙皮方向上的高度相等,且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纵梁嵌入的安装槽,所述横梁嵌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纵梁焊接。
优选的,所述纵梁的横截面呈Z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梁包括用于与所述侧墙蒙皮焊接的连接边和与所述连接边固连的横梁本体,且所述横梁本体的横截面呈一边开口的矩形。
优选的,所述窗户框为不锈钢材质的窗户框。
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窗总成,并且该车窗总成为如上任意一项所公开的轨道车辆的车窗总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轨道车辆的车窗总成中,窗户框由焊接相连的横梁和纵梁构成,并且横梁或者纵梁上用于与侧墙蒙皮焊接的一面上还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与窗户的边缘形状吻合,横梁和纵梁所构成的直角部位还设置有窗角封板。
窗户框由横梁和纵梁焊接而成,这就有效降低了窗户框的成型难度,可以现场根据轨道车辆窗户口的大小进行焊接,灵活性高,并且省去了开模成型时昂贵的开模费用,同时横梁或者纵梁与侧墙蒙皮焊接的一面上还设置有加强板,横梁和纵梁所构成的直角部位还设置有窗角封板,加强板和窗角封板可以形成对窗户框边角部位的有效支撑,这可以防止窗户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避免了车窗漏风或者玻璃脱落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轨道车辆由于具有上述车窗总成,因而其也具有车窗总成的相应的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窗总成的边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车窗总成的边角部位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墙蒙皮,2为横梁,3为纵梁,4为加强角件,5为窗角封板;
21为连接边,22为横梁本体,31为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窗总成,以便于能够使目前轨道车辆的窗户框的成型变得简便易行,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窗角部位的强度,避免窗角部位出现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窗总成的轨道车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