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双向可逆波分复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5690.6 | 申请日: | 2014-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双向 可逆 波分复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双向可逆波分复用器。
背景技术
随着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爆炸增长,以及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带宽已成为焦点问题,波分复用技术(WDM)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它将光波耦合复用到一根光纤中,从而更有效地提供带宽,可以让IP、ATM和同步数字序列/同步光纤网协议下承载的电子邮件、视频、多媒体等数据都通过统一的光纤层传输。波分复用技术通过复用和解复用器来实现。目前波分复用技术使用的复用和解复用器如图1所示,由单纤准直器,滤波片和双纤准直器构成WDM的单个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的单个器件级连组成WDM复用和解复用模块。这种结构的复用和解复用模块插入损耗较大,封装尺寸大,不利于系统集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通道双向可逆波分复用器,隔离度高,结构紧凑,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双向可逆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第二光纤准直器,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和第二光纤准直器分别固定在第一玻璃管中,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和第二光纤准直器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的一端连接有透镜,所述透镜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的一端上设有三个滤波片;所述三个滤波片呈三角形设置在所述透镜的端面上,所述透镜主要由复合设置的衬底层、下包层、芯层和上包层,所述下包层的厚度为6-9微米,所述芯层的厚度为5-8微米,所述上包层的厚度为6-9微米;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与第一尾纤相对应,所述第一尾纤固定在第二玻璃管中,所述第二玻璃管和第一玻璃管粘接,所述第一玻璃管的另一端与第三玻璃管通过粘胶粘接;所述第二玻璃管和第三玻璃管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前顶盖和后顶盖,光纤头分别穿过所述前顶盖和后顶盖,所述后顶盖的外端固定有隔离胶套,所述隔离胶套的横截面呈圆锥形,所述隔离胶套的一端带有光纤头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管与第二玻璃管和第三玻璃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阶梯形断面。
优选地,所述前顶盖上设有第一外阶梯台,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内端面配合;所述后顶盖上设有第二外阶梯台,并与所述第三玻璃管内端面配合。
优选地,所述光纤头通道的内侧环周设有橡胶紧固层。
优选地,所述的滤波片为窄带滤波片,允许在通光波长范围内的光透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为多光纤准直器,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为单光纤准直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包括四端口纤头,所述四端口纤头设有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和第四光纤;所述四根光纤呈田字形对称排列;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位于田字形对角线上,第三光纤和第四光纤位于田字形另一对角线上;所述第一光纤是光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光纤是反射输出端;第二光纤和第四光纤熔接。光信号从第一光纤输入,经过第一光纤准直器准直后,入射到其中一个滤波片上;所述滤波片将输入光按照波长不同分为两部分,滤波片将一部分光进行透射;透射光经另外一个滤波片汇聚后,由第二光纤准直器的第五光纤接收并输出。使得其能够将反射隔离度提高一倍,反射隔离度能够达到35dB~45dB,在减小了器件体积并减少插损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制备工艺简单,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各种交接箱内,不需要留出很大的安装空间;易实现与现有有源、无源器件的集成;生产成本低,性价此高;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反射隔离度提高一倍,反射隔离度能够达到35dB~45dB,在减小了器件体积并减少插损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波分复用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光纤准直器;2、第二光纤准直器;3、第一玻璃管;4、透镜;5、滤波片;6、衬底层;7、下包层;8、芯层;9、上包层;10、第一尾纤;11、第二玻璃管;12、第三玻璃管;13、前顶盖;14、后顶盖;15、隔离胶套;16、光纤头通道;17、橡胶紧固层;18、阶梯形断面;19、第一外阶梯台;20、第二外阶梯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动态范围激光远场焦斑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微型红外运动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