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玻璃露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581.2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靳琳;张秉良;王彪;叶东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玻璃 露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露点仪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空玻璃露点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空玻璃露点仪包括两端开口的直筒形测量管、插接在测量管一端的制冷槽和感温装置,制冷槽底部为冷凝镜面,使用时使冷凝镜面与中空玻璃贴合,向所述制冷槽内加入制冷液,使其温度冷却到零下40℃,制冷槽通过冷凝镜面使与其贴合的部分冷却,当达到一定温度后,中空玻璃内部水汽在冷点部位结露,该时刻制冷液的温度即为露点,通过感温装置确定中空玻璃的露点。对中空玻璃进行露点试验时,需要将中空玻璃平放进行测量,这样导致一些大规格或者超厚玻璃在进行露点实验时,因其面积和质量大,不仅要浪费空间平放玻璃,而且需要多人进行操作,浪费人力且易产生安全问题,尤其是可能在搬动过程中对玻璃带来损伤,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范围大、可以进行多种环境下的测量并且直接对竖直放在玻璃架上的中空玻璃露点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空玻璃露点仪,包括两端开口的测量管、感温装置和与所述测量管一端插接的制冷槽,所述制冷槽和所述测量管连接形成用于盛放制冷液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槽包括至少一冷凝镜面,其中一所述冷凝镜面与所述制冷液的液面垂直,并且由所述制冷槽的底部形成;所述感温装置包括安装在测量管上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有温度计;所述测量管的上端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测量管的进料斗。
所述测量管连接所述制冷槽的一端弯折成90°,并且在弯折部的底部设置有阀门。
所述制冷槽的侧部凸出形成其中一所述冷凝镜面;所述在弯折部上部的测量管上设置有风冷装置。
所述测量管的截面呈圆筒形或方管形。
所述升降装置为贯穿并安装在测量管上端的旋转轴,旋转轴传动连接温度计外套,温度计外套套接在温度计上。
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测量管外壁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制冷风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冷凝镜面改为与冷凝液面垂直,这样在对超大或者超厚中空玻璃进行露点试验时,只要将露点仪的冷凝镜面靠在玻璃上,就可以完成操作,无需将玻璃平放。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试验时可以调整温度计的位置、调整测量管的温度以及添加制冷液,同时对玻璃架上的玻璃直接操作,有效节省了将玻璃平放的时间、空间及人力,且可实现对玻璃幕墙上的中空玻璃直接进行露点检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空玻璃的生产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中空玻璃露点仪,包括两端开口的测量管8、感温装置和与所述测量管8一端插接的制冷槽4,所述制冷槽4和所述测量管8连接形成用于盛放制冷液的容置空间。所述制冷槽4包括至少一冷凝镜面5,其中一所述冷凝镜面5与所述制冷液的液面垂直,并且由所述制冷槽的底部形成。所述感温装置包括安装在测量管上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有温度计1。所述测量管8的上端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测量管的进料斗9,方便添加制冷液。
所述测量管8连接所述制冷槽4的一端弯折成90°,并且在弯折部的底部设置有阀门6。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在折弯部的底部沉淀杂质,利用阀门可以快捷的消除沉淀杂质。
所述制冷槽的侧部凸出形成其中一所述冷凝镜面。所述在弯折部上部的测量管上设置有风冷装置。所述测量管的截面呈圆筒形或方管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为贯穿并安装在测量管上端的旋转轴2,旋转轴2传动连接温度计外套,温度计外套套接在温度计1上。
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测量管外壁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制冷风机3。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冷凝镜面改为与冷凝液面垂直,这样在对超大或者超厚中空玻璃进行露点试验时,只要将露点仪的冷凝镜面靠在玻璃上,就可以完成操作,无需将玻璃平放。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试验时可以调整温度计的位置、调整测量管的温度以及添加制冷液,同时对玻璃架上的玻璃直接操作,有效节省了将玻璃平放的时间、空间及人力,且可实现对玻璃幕墙上的中空玻璃直接进行露点检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空玻璃的生产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未经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片打磨工艺及其设备
- 下一篇:电机轴轴承档无芯磨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