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科用雾化吸入药氧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4294.1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英;邹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英;邹永凯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5/00;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373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雾化 吸入 氧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科用雾化吸入药氧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雾化吸入法是利用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内科呼吸道的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现有的雾化装置一般为合体式的设计,不能单独的更换氧气气囊和药物气囊,一般为专门某种药物的设计一体式的,同时混合的剂量也均为标配,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微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科用雾化吸入药氧气装置,能够单独更换不同剂量的氧气气囊或者药物气囊,以便于适应不同的病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科用雾化吸入药氧气装置,包括混合壳体,在所述混合壳体的上部设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下端分为两个支管并分别与混合壳体相连通,在所述锥形筒的上端内设有活动橡胶体和推动活塞杆,所述活动橡胶体的上端嵌入于锥形筒的上端内并与推动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橡胶体的下端分为两条并分别嵌入于锥形筒的下端的两个支管内,在所述锥形筒的两侧且位于混合壳体上分别设有氧气接口和药物接口,在所述氧气接口和药物接口上分别安装有氧气气囊和药物气囊,在所述混合壳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气孔,在所述出气孔的上部且位于混合壳体内设有混合气体过滤塞。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氧气接口和药物接口内均设有雾化器。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合壳体为聚氨酯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人工活塞推入的方式,通过呈分叉状的支管,引入氧气气囊和药物气囊内的气体,使得两者在混合壳体的内腔中混合,并溢出,达到使得人体吸入的目的,采用此种结构设计可以方便的单独更换不同的氧气气囊和药物气囊,便于大批量生产,节约材料,具有通用性,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壳体,2.锥形筒,3.活动橡胶体,4.推动活塞杆,5.氧气接口,6.药物接口,7.氧气气囊,8.药物气囊,9.出气孔,10.混合气体过滤塞。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内科用雾化吸入药氧气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混合壳体1,所述混合壳体1为聚氨酯壳体结构,在混合壳体1的上部设有锥形筒2,所述锥形筒2的下端分为两个支管并分别与混合壳体1相连通,在锥形筒2的上端内设有活动橡胶体3和推动活塞杆4,所述活动橡胶体3的上端嵌入于锥形筒2的上端内并与推动活塞杆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橡胶体3的下端分为两条并分别嵌入于锥形筒2的下端的两个支管内,在锥形筒2的两侧且位于混合壳体1上分别设有氧气接口5和药物接口6,在氧气接口5和药物接口6内均设有雾化器,在氧气接口5和药物接口6上分别安装有氧气气囊7和药物气囊8,在混合壳体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气孔9,在出气孔9的上部且位于混合壳体1内设有混合气体过滤塞10。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英;邹永凯,未经王俊英;邹永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