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248.1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26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新型 管脚 排列 结构 单片机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片机芯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
背景技术
对于不同管脚数的芯片,若使用传统的8051管脚排列,则每种管脚数的芯片之间的脚位都是不兼容的,这给产品的升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假如以前使用的是20脚的单片机,为了产品功能升级,现在需要使用28脚的单片机,但是由于管脚的不兼容,则用户的线路板必须全部重新制作。另外,这种不兼容也会给工具的制作(例如制作编程器)增加了复杂度。其中很特别一点的是,由于传统的8051管脚的排列规律,所有管脚数的单片机的电源脚和地线都是斜角对称的,而这种设计的芯片,一旦芯片插反,势必导致电源和地线反接而烧毁芯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兼容各种具有不同脚数量的单片机且可以有效保护芯片不受损伤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其包括:
芯片本体;
第一管脚组,其设置于上述芯片本体的一侧,该第一管脚组至少包括ISP编程脚和外部中断脚;
第二管脚组,其相对上述第一管脚组而设置于芯片本体的另一侧,该第二管脚组至少包括接地脚、电源脚和复位脚。
进一步地,上述的ISP编程脚和外部中断脚各设置为两个,该外部中断脚依次设置于该ISP编程脚之后。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管脚组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外部中断脚组之后的用于扩充芯片功能的第一自由脚。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自由脚的数量为偶数个。
进一步地,上述的复位脚包括第一复位脚和第二复位脚,接地脚、第一复位脚、电源脚和第二复位脚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管脚组还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二复位脚之后的多个用于扩充芯片功能的第二自由脚。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自由脚的数量为偶数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管脚排列结构主要由第一管脚组和第二管脚组组成,其分设于芯片本体的相对两侧,该第一管脚组和第二管脚组包括用于编程、外部中断、接地、供电和复位的多个基础管脚,可以兼容不用脚数的电路板,并且电源脚和接地脚皆位于同侧的第二管脚组内,取代了以前的斜交对称的排列结构,可以有效由于防止芯片插反而对芯片所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芯片本体2.第一管脚组21.ISP编程脚22.外部中断脚3.第二管脚组31.接地脚32.电源脚33.复位脚331.第一复位脚332.第二复位脚41.第一自由脚42.第二自由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管脚排列结构的单片机芯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包括:芯片本体1;第一管脚组2,其设置于芯片本体1的一侧,该第一管脚组2包括依次设置的两个ISP编程脚21和两个外部中断脚22;第二管脚组3,其相对上述第一管脚组2而设置于芯片本体1的另一侧,该第二管脚组3包括接地脚31、电源脚32和复位脚33。该管脚排列结构主要由第一管脚组3和第二管脚组3组成,其分设于芯片本体1的相对两侧,该第一管脚组2和第二管脚组3包括用于编程、外部中断、接地、供电和复位的多个基础管脚,可以兼容不用脚数的电路板,并且电源脚32和接地脚31皆位于同侧的第二管脚组3内,取代了以前的斜交对称的排列结构,可以有效由于防止芯片插反而对芯片所造成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GA的VME总线多串口卡
- 下一篇:一种程序脱机下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