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锅炉水中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079.1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星成霞;李永立;王应高;金绪良;翟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锅炉 水中 微量 含量 在线 监测 系统 | ||
1.一种电厂锅炉水中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锅炉水中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采样单元(1)、检测系统(2)、进样系统(3)以及清洗系统(4),其中:
采样单元(1):包括溢流杯(11);
检测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流通检测池(21)和水样恒温器(22),流通检测池(21)内设置有氨气敏电极(23)和温度传感器(24);水样恒温器(22)的流路管道出口与下游的流通检测池(21)入口连接,水样恒温器(22)内设置延时管(25)且水样恒温器(22)设有冷却水流路;
进样系统(3):包括蠕动泵(31)、管道组合单元(32)、标液容器(33)、试剂容器(34),所述标液容器(33)上游与溢流杯(11)连接,下游通过具有标液电控阀门的管道经过所述蠕动泵(31)与管道组合单元(32)的入口连接,所述试剂容器(34)通过管道经过所述蠕动泵(31)与管道组合单元(32)的入口连接;所述管道组合单元(32)的出口与下游的水样恒温器(22)的流路管道入口连接;
清洗系统(4):包括对水样恒温器(22)和流通检测池(21)进行清洗的清洗液流路,该清洗液流路通过清洗液电控阀门(41)接设在管道组合单元(32)与水样恒温器(22)直接的管道上;
并且,所述电厂锅炉水中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氨气敏电极(23)、温度传感器(24)、蠕动泵(31)、标液电控阀门、标液容器(33)、试剂容器(34)、清洗液电控阀门(41)以及溢流杯(11)电连接以控制运作、获取并处理氨浓度信号和温度信号、生成并输出监测结果信息的数据处理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液电控阀门包括第一电控阀门(35)和第二电控阀门(36),分别为三通阀;所述标液容器(33)包括第一标液容器(33A)和第二标液容器(33B);其中第一电控阀门(35)的两个通道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标液容器(33A)和第二标液容器(33B)连接,第一电控阀门(35)的第三通道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电控阀门(36)的第一通道口连接,第二电控阀门(36)的第二通道口通过管道与溢流杯(11)连接,第二电控阀门(36)的第三通道口通过管道经由蠕动泵(31)与管道组合单元(3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5)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清洗液流路和检测系统(2)的清洗液电控阀门(41)开启的清洗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5)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控阀门(35)和第二电控阀门(36)开启的标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电控阀门(36)开启的测量控制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的监测结果信息的显示装置(6),显示装置(6)与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5)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杯(11)设置有断流报警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管(25)长度为20-5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样恒温器(22)采用水浴恒温,水浴介质为测试用水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单元(1)还包括水样恒温冷却器(12),所述水样恒温冷却器(12)与水样恒温器(22)的冷却水流路连接,同时水样恒温冷却器(12)通过阀门与溢流杯(11)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液容器(33)、试剂容器(34)以及溢流杯(11)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0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太阳能气体探测器
- 下一篇:电池极耳缺陷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