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668.8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娄建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海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缓冲 循环 装置 水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降温装置在模式上都很单一,都是通过冷却介质、自然降温以及水降温处理,这样的降温方式,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等待,二是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该机构在水冷储水仓上设有一个储水缓冲装置,并且该储水缓冲装置的内部结构是多层网状,可以很好地将抽取的冷水进行分散输送,以防止抽取时途径的冷水压力过大直接冲击水冷储水仓中的水冷降温仓,从而减少了设备使用周期和寿命,对水冷降温仓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分散进入水冷储水仓中的冷水在水冷储水仓内部形成了一个回流机制,后经过出水管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从回水管流回降温储水罐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体制。独立的两个降温仓对物品可以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该装置节能环保,减少了大量的工业用水,缩减企业成本,并适用于各种产品、半成品及其它加工物料的冷却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工业用水量、节能环保、缩减企业成本,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水箱、水泵、总阀门、水冷储水仓、过滤装置、自然冷却仓、传送带和降温储水罐组成,所述水泵位于水箱的上部,所述水泵上还设有抽水管和送水管,所述抽水管位于水泵的一侧,所述抽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箱为固定连接,所述总阀门位于水箱的一侧,所述总阀门与水箱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位于水泵的另一侧,所述送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水冷储水仓位于总阀门的下部,所述水冷储水仓上还设有水冷降温仓、储水缓冲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冷降温仓位于水冷储水仓的内部,所述水冷降温仓与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位于水冷储水仓的上部,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与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储水缓冲装置的上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储水缓冲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水冷储水仓的下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过滤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上还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位于过滤装置的一侧,所述回水管的一端通过过滤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自然冷却仓位于水箱的下部,所述传送带位于自 然冷却仓和水冷降温仓的内部,所述传送带贯穿自然冷却仓和水冷降温仓内部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储水罐位于自然冷却仓的上部,所述降温储水罐上还设有降温蓄水阀门和蓄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通过降温储水罐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蓄水阀门位于降温储水罐的一侧,所述降温蓄水阀门与降温储水罐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位于降温蓄水阀门的一侧,所述蓄水管的一端通过降温蓄水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箱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箱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水冷储水仓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为多层网状缓冲装置。
进一步,所述自然冷却仓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为耐高温传送带。
进一步,所述降温储水罐为液体冷凝降温装置储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机构在水冷储水仓上设有一个储水缓冲装置,并且该储水缓冲装置的内部结构是多层网状,可以很好地将抽取的冷水进行分散输送,以防止抽取时途径的冷水压力过大直接冲击水冷储水仓中的水冷降温仓,从而减少了设备使用周期和寿命,对水冷降温仓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分散进入水冷储水仓中的冷水在水冷储水仓内部形成了一个回流机制,后经过出水管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从回水管流回降温储水罐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体制。独立的两个降温仓对物品可以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该装置节能环保,减少了大量的工业用水,缩减企业成本,并适用于各种产品、半成品及其它加工物料的冷却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水箱 2、水泵 3、抽水管
4、送水管 5、总阀门 6、水冷储水仓
7、水冷降温仓 8、储水缓冲装置 9、进水管
10、出水管 11、过滤装置 12、回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海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海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