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桌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171.6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文;郭永强;杨莹;王铮;贾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桌签。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公司、单位、企业、酒店等场所进行会议的时候,需要一种桌签去显示参与会议人员的名字,以用来介绍该会议人员,而在传统的会议中,用来显示名字的桌签多为木牌壳或者塑料壳,事先把会议人员名字写好,裁剪好,待开会时提前放入桌签中,但是当会议人员临时变动时,桌签名字不能及时更换,就会造成很尴尬的局面,需要马上重新写字裁剪,现有的电子桌签大部分只能显示会议人员的名字,当演讲者在会议中发言时,所有会议人员都需要看向中央的投影仪,当人数较为多时,后面的会议人员可能看不清投影仪或者被前面的人员挡住,又或者会议人员眼力不太好使无法看清投影仪,导致整个会议不知道所讲的核心要点,以致造成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子桌签,有效的解决了开会时需要人工写字、裁剪、安装,人员临时变动时不能及时更换,听会议时看不清投影仪,听不清核心重点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柱三角形壳体和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柱三角形壳体的前面为LED显示器,柱三角形壳体的后面为液晶显示器LCD,柱三角形壳体的侧面有USB接口,USB接口上连接有无线接收器,USB接口旁边设有电源接口,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译码器U2,静态移位寄存器U3,静态移位寄存器U4,静态移位寄存器U5,静态移位寄存器U6,静态移位寄存器U7,静态移位寄存器U8,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屏LCD,单片机U1的9引脚连接有手动复位电路A1,单片机U1的引脚19和引脚18分别连接振荡电路A2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单片机U1的引脚1连接译码器U2的23脚,单片机U1的引脚2连接译码器U2的22脚,单片机U1的引脚3连接译码器U2的21脚,单片机U1的引脚4连接译码器U2的20脚,译码器U2的输出口连接有16*16LED显示器列端口,译码器U2的18,19引脚连接地GND,单片机U1的21脚分别连接多级的静态移位寄存器U3至U8的11脚,单片机U1的22脚连接静态移位寄存器U3的14脚,静态移位寄存器U3的9脚连接静态移位寄存器U4的14脚,静态移位寄存器U4的9脚连接静态移位寄存器U5的14脚,静态移位寄存器U5的9脚连接静态移位寄存器U6的14脚,单片机U1的23脚分别连接多级的静态移位寄存器U3至U8的12脚,静态移位寄存器U3至U8的13脚分别连接地GND,静态移位寄存器U3至U8的10脚分别连接同一电源VCC,静态移位寄存器U3至U8的输出口连接16*16LED显示器行端口,单片机U1的引脚10为串行接口且连接有无线接收器,单片机U1的16、17引脚分别连接逻辑与非门2、1脚,逻辑与非门的3引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的8脚,单片机U1的24、25、26、27引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屏LCD的1、2、6、7脚,液晶显示屏LCD的引脚5连接滑动变阻器RV1的a端,滑动变阻器RV1的滑动触头c连接液晶显示屏LCD的18脚,滑动变阻器RV1的b端连接电源VCC,单片机U1的39、38、37、36、35、34、33、32引脚分别经排阻RP1的2、3、4、5、6、7、8、9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的9、10、11、12、13、14、15、16脚,排阻RP1的引脚1连接电源VCC,液晶显示屏LCD的引脚17脚经开关K2连接有电源VCC,液晶显示屏LCD的引脚4连接电源VCC,液晶显示屏LCD的引脚3连接地GND。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可以轻松的显示会议人员名字,减轻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会议人员听讲的注意力,保证了每位会议人员的听讲效率,提高了会议的整体质量,使会议变得更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桌签和无线接收器立体图。
图2为电子桌签主视图。
图3为无线接收器立体图。
图4为内部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