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密度高跟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130.7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2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海云 |
主分类号: | A43B7/16 | 分类号: | A43B7/16;A43B13/16;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密度高跟鞋底。
背景技术
一双优质的高跟鞋能使女性更显美丽与自信,但美丽的代价便是需要双足承受前后较大的落差。常规的高跟鞋的鞋底都是与鞋跟一体成型的,由于前后落差较大,所以需要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支撑使用者的跖骨。但是硬质的高跟鞋底减震能力很差,而且使用者的足部处于绷紧的状态也无法有效缓冲步行时的冲击,所以使用者很快就会感到疲劳。现有的解决方法都是采用较软的鞋垫以尽量减少冲击,但是鞋垫的厚度仍然不足以抵消步行时产生的冲击,并且容易在鞋内滑动,反而不利于使用者行走。
即使材质的硬度再高,在行走的过程中都难免出现轻微的屈折,通常的解决办法都是将鞋底的上表面制作得平滑、连贯,以提高其抗屈折性能。中国专利《一种高科技生化鞋》(公告号:CN 2919935Y)公开了一种在鞋底的脚前掌部位和后脚跟部位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纳米生化凝胶层。该专利虽然提供了减震的技术方案,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原本平整的鞋底表面添加了凹槽,由于凹槽边缘与鞋底屈折方向相冲突,会出现应力集中,容易造成疲劳破坏,缩短了整双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密度高跟鞋底,既能有足够的硬度来支撑使用者的跖骨,又能有效吸收步行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密度高跟鞋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后部以及设在后部的前方的前掌区,所述后部的脚跟位设有鞋跟,所述底板上表面整体凹陷或前掌区凹陷形成凹槽,在凹槽两侧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缺口,所述凹槽内填充有软质的垫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是硬质塑胶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垫料是软质塑胶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缺口形状为V形或U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跟与底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掌区的底部设有底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跟底部设有天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密度高跟鞋底,其采用两种不同密度的材质制作高跟鞋底,有效吸收步行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并且在凹槽两侧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缺口,使得前掌区与后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弯曲,使其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生产高跟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上表面整体凹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上表面前掌区凹陷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去除垫料后的的前掌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双密度高跟鞋底,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包括后部以及设在后部的前方的前掌区11,所述后部的脚跟位设有鞋跟2,所述底板1上表面整体凹陷或前掌区凹陷形成凹槽12,在凹槽12两侧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缺口3,所述凹槽12内填充有软质的垫料4。本实用新型沿用硬质的底板1,保证有足够的硬度来支撑使用者的跖骨;在底板1上掏空出凹槽12,并填充有缓冲、减震用的垫料4,垫料4受限于凹槽12不会出现位移。所述缺口3设置在容易发生屈折的位置,避让出的空缺位置可以使鞋底发生屈折时凹槽12的边缘不会与鞋底屈折方向相冲突,避免凹槽12的边缘出现疲劳破坏。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是硬质塑胶构件。相应的,所述垫料4是软质塑胶构件。所述的软质塑胶构件包括PU发泡胶、PCU发泡胶等,共同点在于能有效减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海云,未经谢海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脚护足数控鞋后跷高的成型鞋中底
- 下一篇:声光求助式矿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