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摆动防飞溅焊缝自动跟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2920.3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勇 |
主分类号: | B23K9/127 | 分类号: | B23K9/127;B23K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摆动 飞溅 焊缝 自动 跟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激光摆动防飞溅焊缝自动跟踪器。
背景技术
焊缝自动跟踪技术在焊接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在焊接领域的跟踪主要有两大类系统:一、接触类:即系统通过一触针划过焊缝来提取它的高度及左右偏差变化数据,是目前使用最多、最成熟的方式,但由于是选取的是一点,所以它的适用性及外延性不好。二:非接触类(主要有:视频、红外线、激光扫描):由于焊接过程中的弧光干扰及杂子的飞溅视频和红外线方式已很难胜任,激光扫描成像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好及外延性最强的方式。它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抗干扰性强的激光束在垂直于焊缝正上方的位置对焊缝进行快速连续扫描,这样在焊缝的断面就形成了一个二维光带,在激光带适当的前方以适当的角度用CCD摄像头连续拍下焊缝断面的二维光带,经计算机处理后即得到我们需要的二维图像控制模型,提取的是二维图像、速度快、精度高、外延性好;但是焊接杂物容易飞溅污染到镜头组且成本高(受镜头组、CCD摄像头反应速度等限制目前还不能国产),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提取的是二维图像、速度高、精度高、外延性好、应用范围广,并能阻止焊接杂物飞溅到内部的激光摆动防飞溅焊缝自动跟踪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激光隧道口和照明灯口,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内件支架、摆动步进电机、激光测距传感器、圆柱斜面摆动体和防飞溅隧道,所述摆动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内件支架的下端,所述圆柱斜面摆动体位于内件支架的上方,圆柱斜面摆动体与摆动步进电机通过摆动步进电机轴连接,圆柱斜面摆动体上端面为一斜面,该斜面中心处沿着斜面方向设有一反射镜片,所述防飞溅隧道设置在圆柱斜面摆动体的正上方并位于所述激光隧道口内,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固定在内件支架的一侧,激光测距传感器上端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位于所述照明灯口内,激光测距传感器侧面设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分别通过所述反射镜片从防飞溅隧道内发射出激光束和接收从防飞溅隧道内进来的反射激光束。
上述结构中,所述圆柱斜面摆动体上端面为一斜面,该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35°。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飞溅隧道下端设有一防尘镜。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飞溅隧道包括圆柱形内套和圆柱形外套,所述圆柱形内套与圆柱形外套螺纹连接,圆柱形内套下端设有一防尘镜,圆柱形外套下端内径与圆柱形内套内径相同,圆柱形内套内径与所述反射镜片水平投影后的长度相同,圆柱形内套内径的一半小于反射镜片的宽度。
上述结构中,所述照明灯为圆形LED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步进电机的摆动,带动圆柱斜面摆动体的摆动,从而带动反射镜片的摆动,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束在反射镜片的反射作用下经防飞溅隧道发射出可实现对焊缝工件进行连续快速扫描,同时反射镜片经防飞溅隧道又将焊缝工件反射的激光束进行连续快速扫描,并反射到激光接收器,从而激光测距传感器输出相应的连续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相应的二维图像,即提取了二维图像,达到了焊缝自动跟踪的目的,发射的激光束和反射的激光束都从防飞溅隧进出,速度快,精度高,外延性好,体积小,效率高,同时防飞溅隧道又能阻止焊接杂物飞溅到跟踪器内部,设置的防尘镜又能防尘,不易受到污染,延长了使用寿命,设置的照明灯,便于现场工作的照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摆动防飞溅焊缝自动跟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摆动防飞溅焊缝自动跟踪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激光隧道口;3、照明灯口;4、内件支架;5、摆动步进电机;6、激光测距传感器;7、圆柱斜面摆动体;8、防飞溅隧道;9、摆动步进电机轴;10、反射镜片;11、照明灯;12、防尘镜;13、圆柱形内套;14、圆柱形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勇,未经李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2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坡度测量仪
- 下一篇:机车轴箱体内孔接触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