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悬臂式螺纹二次攻丝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2834.2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冯学文;安轶龙;张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G1/44 | 分类号: | B23G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悬臂 螺纹 二次 攻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悬臂式螺纹二次攻丝机,用于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各类螺纹接头焊接变形后的二次校正攻丝,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由于其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重量轻等诸多优点,在机车车辆及汽车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制板翅式换热器通过螺纹接头与主机实现流体联通,达到热量交换的目的,其生产过程中以焊接加工为主,导致螺纹产生焊接变形,需要在出厂前进行大量的螺纹二次攻丝校正工作。由于采用人工攻丝,效率极其低下同时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攻丝偏心等质量问题,增加了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悬臂式螺纹二次攻丝机,解决大批量生产组织中,螺纹变形后的二次攻丝、校正问题,其结构简单、攻丝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悬臂式螺纹二次攻丝机,由控制箱、支架移动手柄、支架平动机构、设置在控制箱上的工作平台以及攻丝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攻丝机构由安装在组合支架端头的攻丝动力头、位于攻丝动力头下方的定位导向机构、丝锥、丝锥扭力保护夹头和基准定位板构成,组合支架设置在支架平动机构的上方,支架平动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支架移动手柄进行连接。
所述丝锥径向与被攻螺纹始终处于垂直方位。
所述丝锥扭力保护夹头内设置有扭力限制结构,防止螺纹攻丝过程中出现过失。
所述工作平台、基准定位板、丝锥扭力保护夹头、定位导向机构、组合支架、支架移动手柄、支架平动机构、控制箱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控制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悬臂式螺纹二次攻丝设备,通过旋转支架移动手柄和移动组合支架实现在工作台板上的任意位置进行螺纹的二次攻丝,能有效的解决大批量生产中,螺纹变形后的二次攻丝、校正问题,大大提高了螺纹攻丝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攻丝效率高等优点,与手工作业比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近30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攻丝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作平台1、基准定位板2、丝锥3、丝锥扭力保护夹头4、定位导向机构5、攻丝动力头6、组合支架7、支架移动手柄8、支架平动机构81、控制屏9、控制箱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内容。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化悬臂式螺纹二次攻丝机,由控制箱10、支架移动手柄8、支架平动机构81、设置在控制箱10上的工作平台1以及攻丝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攻丝机构由安装在组合支架7端头的攻丝动力头6、位于攻丝动力头6下方的定位导向机构5、丝锥3、丝锥扭力保护夹头4和基准定位板2构成,组合支架7设置在支架平动机构81的上方,支架平动机构81通过连接板与支架移动手柄8进行连接。
所述丝锥3径向与被攻螺纹始终处于垂直方位。
所述丝锥扭力保护夹头4内设置有扭力限制结构,防止螺纹攻丝过程中出现过失。
所述工作平台1、基准定位板2、丝锥扭力保护夹头4、定位导向机构5、组合支架7、支架移动手柄8、支架平动机构81、控制箱1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控制箱10上设置有控制屏9。
在使用过程中,控制箱和工作平台不动,使用控制屏9设置运行参数,驱动控制箱10内的电子单元控制模块,移动组合支架7带动安装在组合支架7上的攻丝动力头6按照程序设置要求进行旋转运动,带动丝锥3在工作平台1有效工作范围内实现自由移动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2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