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2362.0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祥;张亚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鸣祥;张亚如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抗震 功能 活动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球型支座通过球面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动来实现支座的转动过程,转动力矩小,各向转动性能一致,适用于宽桥、曲线桥等;支座不用橡胶承压、不存在橡胶老化对支座转动性能的影响,特别适用于低温地区。球型支座分固定型球型支座、单向活动球型支座和多向球型支座三种;单向球型支座在支座顶板加导向块,导向块与下座板的两侧形成滑动副,引导支座在一个方向活动;多向球型支座则没有任何导向机构,上座板可自由活动。现有单向活动支座和多向活动支座在活动方向上则没有任何限制,在地震作用下梁体位移可能超过支座设计位移量而发生落梁现象。按照桥梁抗震措施的要求,要采用防止桥梁纵向落梁和横向较大位移的措施,目前常规的做法有设置挡块、螺栓连接和钢夹片连接等,需要单独设计和施工,耗费更多的资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止落梁的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座板、球冠衬板座、球冠衬板和下座板,上座板和球冠衬板座间设置有不锈钢板和平面聚四氟乙烯板,球冠衬板和下座板间设置有球面聚四氟乙烯板,上座板和下座板分别设置有锚固螺栓和锚固套筒,所述球冠衬板座的上部为矩形平板、下部为圆形筒体,下座板上部为圆柱台、下部为矩形支撑板,球冠衬板座下部的圆形筒体扣合在下座板上部的圆柱台上,上座板的固定方向两侧分别连接着向下弯曲的导向槽,导向槽与球冠衬板座上部矩形平板的边缘扣合,上座板水平活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着向下垂直延伸的限位挡块。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限位挡块为倒梯形;
所述的球冠衬板座的下端面和下座板的支撑板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球冠衬板座下部圆形筒体下端的内圆柱面上均布有至少两块球冠衬板座限位块,下座板上部圆柱台上端的外圆柱面上均布有至少两块与球冠衬板座限位块相匹配的下座板限位块,球冠衬板座限位块与下座板限位块错位对插后旋转配合;
所述的球冠衬板座限位块、下座板限位块分别为三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球冠衬板座的上部为矩形平板、下部为圆形筒体,下座板上部为圆柱台、下部为矩形支撑板,球冠衬板座下部的圆形筒体扣合在下座板上部的圆柱台上,球冠衬板和球面聚四氟乙烯板位于球冠衬板座的圆形筒体内。上座板的固定方向两侧分别连接着向下弯曲的导向槽,导向槽与球冠衬板座上部矩形平板的边缘扣合,导向槽使上座板单向滑动。上座板水平活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着向下垂直延伸的限位挡块,替代原来挡块、螺栓连接和钢夹片连接等需要单独设计和施工的装置,通过支座本身的设计使支座在活动方向上受到限制,防止在地震作用下梁体位移超过支座设计位移量而发生落梁现象。根据需要,限位挡块为倒梯形或其它形状。球冠衬板座的下端面和下座板的支撑板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对支座内部起到防尘作用,保证支座使用效果。而球冠衬板座限位块与下座板限位块错位对插后旋转配合,使得球冠衬板座与下座板连为一起,起到抗拉作用,防止梁板因上拉力脱离墩台。根据需要,球冠衬板座限位块、下座板限位块分别为三块或其它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球冠衬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1、球冠衬板座2、球冠衬板3和下座板4,上座板1和球冠衬板座2间设置有不锈钢板5和平面聚四氟乙烯板6,球冠衬板3和下座板4间设置有球面聚四氟乙烯板7,上座板1和下座板4分别设置有锚固螺栓8和锚固套筒9,球冠衬板座2的和下座板4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鸣祥;张亚如,未经张鸣祥;张亚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2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空冷系统末端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焙烧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