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2093.8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4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景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B26D7/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品已广泛用于制备各种电子产品,汽车、飞机等外壳,具有硬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性能强,抗拉伸性能强,不易变形等诸多优点。碳纤维产品在制备过程中 有时需要打孔,现有技术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进行制孔时,无论是刀具选择还是制孔参数,都沿习金属制件的制孔模式。因此,制孔时极易出现分层,纤维撕裂等现象,制备得到的产品质量低,生产周期长,工作效率低。并且现有制孔用的大直径钻头或扩孔钻都是以高速钢为材料,因硬度比复合材料略差,故在完成少量制孔后,刀具的刃口已被磨损,再次进行制孔时,无法切断纤维丝,而是以高速运转的旋转外力来扯断纤维丝,导致形成分离分层,产生超差有<12%的超差率。
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设计研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钻孔过程中不会出现碳纤维产品分层,纤维撕裂等现象,钻头坚固不易磨损的制孔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果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可高效对碳纤维产品进行钻孔,不会出现碳纤维产品分层,纤维撕裂等现象,钻头坚固不易磨损的制孔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它包括电主轴,与电主轴相连的钻头,安装在钻头正下方的钻削测力仪,所述的钻削测力仪放置在铣床工作台上,所述的电主轴与电机相连;
所述的钻头的长度为5~15厘米,钻头呈36度螺旋角,钻头的顶角大于等于127度,钻头直径为0.02D~0.5D。
所述的钻削测力仪上安装有固定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固定夹持杆。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所述的钻削测力仪与电荷放大仪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所述的电荷放大仪与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钻头与电主轴相连,电主轴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进行钻孔,本实用新型根据碳纤维制品的特点,对钻头的结构和形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筛选,优选出钻头的长度为5~15厘米,钻头呈36度螺旋角,钻头的顶角大于等于127度,钻头直径为0.02D~0.5D。并且把碳纤维产品放置在钻削测力仪上,可以实时控制工作过程中,钻头的作用力,防止钻头用力过大,并且在钻削测力仪上设计有固定碳纤维制品的夹持装置,可以保证在钻孔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从而可有效避免碳纤维制品在制孔时出现的分层、纤维撕裂等现象,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制备得到的孔圆滑,超差率小于1%。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和现有技术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以结构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可高效对碳纤维产品进行钻孔,不会出现碳纤维产品分层,纤维撕裂等现象,且钻头坚固不易磨损,生产成本低,并且制备得到的孔圆滑度高、质量高,超差率小于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它包括电主轴(1),与电主轴(1)相连的钻头(2),安装在钻头(2)正下方的钻削测力仪(3),所述的钻削测力仪(3)放置在铣床工作台(4)上,所述的电主轴(1)与电机相连;
所述的钻头(2)的长度为5~15厘米,钻头(2)呈36度螺旋角,钻头(2)的顶角大于等于127度,钻头(2)直径为0.02D~0.5D。
所述的钻削测力仪(3)上安装有固定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固定夹持杆(5)。
以上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孔装置,所述的钻削测力仪(3)与电荷放大仪(6)相连。所述的电荷放大仪(6)与计算机(7)相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2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级联的置物架
- 下一篇:一种学生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