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轮刹车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2090.4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博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博全 |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轮 刹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脚轮刹车结构,关于一种旋转控制杆,可使脚轮滚动位移及旋转动作进行同步刹止,或单独对脚轮的滚动刹止。
背景技术
按,一般巿面所售的脚轮中,可对脚轮的位移及旋转同时进行双刹控制的繁多,其中有专利号第M286776号的双轮式中控脚轮,请参阅图1、2所示,其包括固定管11、轮座12与轮体13,其主要为固定管11还包括操纵杆111、凸轮112、刹车连杆113、限制套筒114、弹性组件组115、限制块116与刹车组117,操纵杆111连动凸轮112,凸轮112包括第一凸耳1121与第二凸耳1122,刹车连杆113穿滑于限制套筒114内,并刹车连杆113下端对应刹车组117,而弹性组件组115令刹车连杆113复位,操纵杆111作动凸轮112以其第一凸耳1121对应刹车连杆113的滚柱1131,则作动刹车连杆113下压,当刹车连杆113下段上的限制块116抵入轮座12的嵌槽121,从而限制轮体13只能直行;而操作杆111作动凸轮112以其第二凸耳1122对应刹车连杆113的滚柱1131,并连动刹车连杆113而作动限制套筒114,限制套筒114进而以其限制组件1141对应卡合于轮座12的限制组件122,从而进一步令刹车连杆113及限制套筒114不会旋转,且刹车连杆113连动,当刹车连杆113的顶块1132下压抵顶滑块1172的斜面1173,令滑块1172于轮座12上滑移,并以制动组件1171插入轮体13的卡掣件131而刹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脚轮刹车结构,其设计目的在使脚轮的滚动位移及旋转动作可以同步进行刹止,达到脚轮双重刹车的目的,或单独对脚轮的转动进行刹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轮刹车结构,其包括脚轮本体、连动组、刹车组及滚轮,其中连动组包括培林座、培林、内轴心、中控轴心、垫片、培林盖、中控弹簧、滑块、凸轮块、左管套、右管套、控制杆及C型扣环,令培林座置设于脚轮本体顶面,令培林置于培林座内部,内轴心下段穿设培林,上段穿设中控轴心的透孔,令滑块的下段穿设中控弹簧后螺设内轴心的螺纹段,令垫片及培林盖套设中控轴心,令滚柱置于滑块顶部的凹槽,令凸轮块置于滑块上方,并使其六角透孔与左、右管套的透孔对齐,令左、右管套对应套设于中控轴心外,令控制杆穿设凸轮块的六角透孔及左、右管套上端的透孔,令两插梢各插设于左、右管套下端的透孔及中控轴心下端两侧的透孔,令C型扣环扣设于左、右管套顶部而完成连动组,令轮轴穿设脚轮本体及轮体、轮盖后,以螺帽锁设,令连动组的内轴心穿设脚轮本体中心透孔后与刹车组结合;
刹车组,其包括刹车弹簧、刹车止块及刹车弹片,其中刹车止块中心具有供内轴心的六角型段穿设的六角孔,底部周缘平均设有齿槽;刹车弹片,其一侧延伸有刹止缘,顶部适处设有卡掣齿,顶部另设有供铆钉穿设的弧凸缘,顶部另一端延伸有供刹车弹簧套置的垂直凸缘;令内轴心的六角型段穿设刹车止块的六角孔后,令刹车止块置于刹车弹片一侧上方,令刹车弹簧套设于刹车弹片的垂直凸缘外,令铆钉穿设脚轮本体两侧顶部的透孔及刹车弹片的弧凸缘下,而使刹车组与脚轮本体结合。
进一步地,其中刹车止块随连动组的内轴心下移,刹车弹片顶部所设卡掣齿卡入刹车止块底端周缘的齿槽,刹车止块及与刹车止块结合的内轴心无法转动且刹车弹片随刹车止块下移而使其刹止缘迫紧滚轮表面。
进一步地,其中刹车止块随连动组的内轴心上移并卡止于脚轮本体,与刹车止块结合的内轴心无法转动。
进一步地,其中连动组的内轴心上升时,刹车止块通过刹车弹簧的回复力而回复到转动位置。
是以,经由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其具有以下功效:
1、其通过转动控制杆使刹车止块下移,刹车弹片顶部所设卡掣齿会卡入刹车止块底端周缘的齿槽,而使刹车止块及与刹车止块结合的内轴心无法转动,进而使滚轮刹止无法转动,且由于刹车止块下移时将刹车弹片下压,使刹车弹片的刹止缘迫紧滚轮表面,而将滚轮刹止,使其无法滚动位移。
2、当凸轮块以其深弧凹与滑块的滚轴配合时,内轴心及刹车止块会因中控弹簧的回复力而上升,使刹车止块卡止于脚轮本体的通孔位置而无法转动,此时,滚轮只可直行而无法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习用的剖视图;
图2习用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一;
图7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二。
图中,11:固定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博全,未经蔡博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2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陶瓷窑炉燃气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辅助循环燃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