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引流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1633.0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管玉贞;郗蓉蓉;王宝娥;王安娜;王敏;韩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玉贞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引流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血液引流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血液透析必须将体内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液透析机处理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入体内,临床血液透析一般是每周进行三至四次,由于血液透析要求引出的血液达到一定流速,临床大多采取动静脉内瘘手术,建立血管道路,待内瘘成熟后于每次透析时执行内瘘穿刺引血,但由于动静脉内瘘有可能形成血管感染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造成对心脏增加负担,加上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一般的血液透析装置不能更好的用于医用装置中,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临床血透操作简便,能够连续重复使用,可减少引流穿刺时引起的病人痛感的血液引流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引流净化装置,包括外延管,外延管顶部连接一植入管,外延管与植入管之间相通连接,植入管呈L型结构,且植入管短边的一端与外延管连接,其长边一端与一穿刺针相通连接,穿刺针与植入管之间连接有一硅胶输液软管,穿刺针穿过硅胶输液软管与植入管连接,穿刺针外侧包覆有血液缓冲套,血液缓冲套呈喇叭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硅胶输液软管上,其另一端与一保护套连接,保护套与血液缓冲套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植入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及卡夫,第一内管及第二内管上均开有数个通孔,卡夫靠近穿刺针设置,卡夫可转动连接在植入管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通孔直径在0.1-0.2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植入管与穿刺针之间通过管头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硅胶输液软管上安装有受控电磁阀。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套采用医用涤纶套管或医用尼龙套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血液引流净化装置结构合理,临床血透操作简便,能够连续重复使用,可减少引流穿刺时引起的病人痛感,有效降低凝血可能,提高了血液净化的安全性,引流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延管;2.植入管;3.第一内管;4.第二内管;5.卡夫;6.硅胶输液软管;7.血液缓冲套;8.保护套;9.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血液引流净化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外延管1,外延管1顶部连接一植入管2,外延管1与植入管2之间相通连接,植入管2呈L型结构,且植入管2短边的一端与外延管1连接,其长边一端与一穿刺针9相通连接,穿刺针9与植入管2之间连接有一硅胶输液软管6,穿刺针9穿过硅胶输液软管6与植入管2连接,穿刺针9外侧包覆有血液缓冲套7,血液缓冲套7呈喇叭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硅胶输液软管6上,其另一端与一保护套8连接,保护套8与血液缓冲套7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植入管2内分别设有第一内管3、第二内管4及卡夫5,第一内管3及第二内管4上均开有数个通孔,卡夫5靠近穿刺针9设置,卡夫5可转动连接在植入管2上,所述通孔直径在0.1-0.2毫米之间,所述植入管2与穿刺针9之间通过管头连接,所述硅胶输液软管6上安装有受控电磁阀,所述保护套8采用医用涤纶套管或医用尼龙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引流净化装置结构合理,临床血透操作简便,能够连续重复使用,可减少引流穿刺时引起的病人痛感,有效降低凝血可能,提高了血液净化的安全性,引流顺畅。穿刺针9外侧包覆有血液缓冲套7,使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述通孔直径在0.1-0.2毫米之间,实施效果更佳;所述植入管2与穿刺针9之间通过管头连接,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所述硅胶输液软管6上安装有受控电磁阀,便于对硅胶输液软管6进行控制;所述保护套8采用医用涤纶套管或医用尼龙套管,符合医用设计需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玉贞,未经管玉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1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圆锥滚子轴承滚道磨床精进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建筑墙面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