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口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1184.X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鲁新义;裴云;郭红;闻臻;胡念慈;钟毅;邱碧涛;李华;夏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口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口加热炉。
背景技术
高炉风口是高炉生产的一个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是为高炉提供稳定的热风,如果一旦高炉风口破损,将会造成高炉非计划检修和高炉休风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高炉生产的稳定运行,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风口对制造工艺要求很高,需要将风口加热到600℃-700℃后进行焊接。
目前,高炉风口采用煤氧枪人工进行加热,存在以下缺点:
1、每次加热只能对风口局部进行加热,无法对风口进行整体加热,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容易出现批量性焊接缺陷,风口制造成品率较低;
2、由于风口整体都需要加热,因此当完成风口部分区域加热之后,需要人工将风口翻面,完成风口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加热工作,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烫伤风险;
3、风口加热工作均在常温的工作环境下完成,风口加热温度无法保障;
4、人工加热风口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风口批量性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满足风口加热温度要求,能实现风口均匀受热,并能满足多个风口同时加热,大幅度提高了风口加热效率,有效提高风口制造成品率的风口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口加热炉,包括:
炉体、支架、用于承载风口的移动小车、导轨、升降机构及用于加热 风口的产热部件;
所述炉体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分别垂直固连在所述顶板的四个边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底部固连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移动小车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移动小车能沿所述导轨滑动;
所述移动小车包括:支撑板;所述移动小车位于所述炉体正下方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的底面紧密贴合;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的外侧;所述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板能竖直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板的底面紧贴所述支撑板后,与所述支撑板一起将所述炉体密封起来;
所述产热部件固连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产热部件置于所述炉体内部,能对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风口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小车还包括:
车轮架及车轮;
所述车轮架固连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车轮活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架上;
所述车轮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移动小车通过所述车轮沿所述导轨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
滑动架、导向块、安装台、电机、卷筒、第一钢绳、第二钢绳、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一吊装块及第二吊装块;
所述滑动架底部与所述支架固连,顶部与所述安装台固连;
所述电机固连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卷筒固连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多个所述导向块固连在所述升降板的侧边;所述导向块置于所述滑动 架的滑槽内,所述导向块能沿所述滑动架向上或向下滑动;
所述第一吊装块及第二吊装块分别固连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两端;
所述第二定滑轮及第三定滑轮固连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所述第一吊装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定滑轮位于所述第二吊装块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钢绳的一端与所述卷筒固连;所述第一钢绳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及第三定滑轮后,所述第一钢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吊装块固连;
所述第二钢绳的一端与所述卷筒固连;所述第二钢绳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后,所述第二钢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吊装块固连;
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带动所述卷筒正转或反转;所述第一钢绳及第二钢绳在所述卷筒上缠绕或放出;经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三定滑轮的作用后,所述第一钢绳带动所述第二吊装块及第二钢绳带动所述第一吊装块同时上升或下降。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紧贴所述第四侧板设置;当所述升降板的底面落到所述支撑板上时,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侧面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底部侧面贴合;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支撑板一起将所述炉体密封起来。
作为优选,所述风口加热炉还包括:
温度测试部件;
所述温度测试部件设置在所述炉体上;通过所述温度测试部件能了解所述炉体内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采用耐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1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