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筒钢丝绳预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0845.7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艾利楠;陈金;贺全;杨龙;刘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B66D1/50 |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壮男 | 
| 地址: | 1131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钢丝绳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提升装置的卷扬机构,尤其是一种卷筒钢丝绳的预紧装置。
二、背景技术
建筑机械中塔机的使用率较高,塔机的卷扬机构故障率也较多,钢丝绳损坏就是其中重点之一。由于钢丝绳在卷筒上多层缠绕会产生无序排列导致外层挤压入内层,从而造成排绳混乱及钢丝绳异常损坏,缩短钢丝绳使用寿命。卷扬机构工作时钢丝绳缠绕混乱的情况时有发生。钢丝绳本身是一种消耗部件,成本较高,更换不便,钢丝绳的损坏造成施工工期延误,更甚者危及塔机和人身安全。为有效地减少乱绳导致钢丝绳报废的现象发生,除改善卷筒设计结构外,在预紧状态下缠绕钢丝绳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多层缠绕的钢丝绳更需要在预紧力下缠绕,在载荷作用下缠绕的钢丝绳卷筒稳定性得到加强,使钢丝绳在卷筒上能够有序排列。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筒钢丝绳预紧装置,是在卷筒缠绕钢丝绳时,通过该装置使钢丝绳产生一定的张力,使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达到有序排列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卷筒钢丝绳预紧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卷筒Ⅰ和卷筒Ⅱ,在两卷筒之中间有传动轴,卷筒的侧边有齿轮盘,两卷筒的齿轮盘分别与中间传动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两卷筒和齿轮轴均通过齿轮盘外侧的连接架固定在底座上;在卷筒另一侧面有连接板,在连接板外面有固定于传动轴上的制动轮,制动轮上方设有制动手柄。
工作时,使本实用新型与需缠绳的卷筒都置于工作平台上,由钢丝绳卷引出的钢丝绳经在本实用新型上缠绕后缠卷到需缠绳的卷筒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制动带和制动轮摩擦,通过调整预紧装置的制动器,能准确的保证缠绕钢丝绳的张力,从而使钢丝绳紧密缠绕于需缠绳的卷筒上,有效地避免在起吊重载时可能会发生外层挤压入内层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简单,测试成本低,操作灵活简便无操作风险。很好地解决了卷扬机构缠绳的预紧力问题,预紧力根据实际要求可调数据,测试数据准确,避免机构乱绳现象,增加钢丝绳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卷筒钢丝绳预紧装置包括卷筒Ⅰ1、卷筒Ⅱ2、传动轴3、连接架4、制动手柄5、连接板6、制动轮7和底座8,组装时,先将卷筒Ⅰ1、卷筒Ⅱ2和传动轴3安装在连接架4上。然后将连接架4固定在底座8上。再将连接板6、制动轮7依次安装固定,最后将制动手柄5安装在制动轮7上方。在卷筒Ⅰ1和卷筒Ⅱ2的表面设有绳槽,卷筒Ⅰ1上的绳槽与对应的卷筒Ⅱ2上的绳槽相差半个绳距。使用前,先在地面上将工作平台15调平,将需缠绳的的卷筒13安装于平台15上固定,将电机14与需缠绳的卷筒13连接,使二者构成统一的机构,确保通电驱动旋转。将本实用新型——卷筒钢丝绳预紧装置12置于平台15上,并保证本实用新型与需缠绳的卷筒13的距离为11.5~12米,预紧装置12的卷筒Ⅰ1与需缠绳的卷筒13之间的钢丝绳走向与二者中心点连线之间有约1.5°~2°的角度。钢丝绳卷9可以不置于平台15内,但必须要保证钢丝绳卷9与预紧装置12和需缠绳的卷筒13三者之间的轴线相对平行。工作时,人工将钢丝绳10从钢丝绳卷9引出缠绕在预紧装置12上,不低于3圈(缠绕方向为钢丝绳卷9出绳与预紧装置12的入绳方向一致,预紧装置12出绳与需缠绳的卷筒13入绳方向一致),然后固定在需缠绳的卷13上,启动电机14,带动钢丝绳10缠绕。在紧绳装置12一端装有测力装置11,通过调整紧绳装置12的制动器,能准确的保证缠绕钢丝绳的张力。本实用新型采取悬臂设计,浮动纵向位移,通过开启电机缠绕钢丝绳产生拉力,使数据显示在测力装置11显示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强驱动曳引机的失电制动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吊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