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砟漏斗车的可折叠式平砟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0611.2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超;杨诗卫;胡小平;王爱民;彭燎;韩金刚;钟晓峰;肖八励;叶毅;黄盼;张超德;林结良;祝笈;李淑华;潘树平;杨春雷;王璞;许晗;黄瑞;杨发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02 | 分类号: | E01B27/02;B61D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折叠式 平砟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修建铁路时的石砟漏斗车的可折叠式平砟板。
背景技术
石砟漏斗车是修建铁路时运输石砟等物体的专用车辆,专供新建线路铺设石砟和既有铁路线维护使用。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线路铺设及维护时间大大缩短,现对石砟漏斗车的运输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有石砟漏斗车中间卸货风动操作动作快,易在轨道中间形成堆砟致使车辆脱轨。部分铁路局基于安全考虑,明文规定石砟漏斗车不能使用中门卸砟操作,中门形同虚设。卸货时只能将石砟卸到线路两侧,无法将石砟卸载到线路中间,在修建铁路过程中,只能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将卸在两侧的石砟运输到铁路中间,因此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在现有石砟漏斗车上增加了平砟装置,以达到石砟漏斗车边走边平的目的,但是由于铁路轨道两侧环境情况多变,因此,需要平砟板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对平砟板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石砟漏斗车的可折叠式平砟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石砟漏斗车的可折叠式平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平砟板设置在石砟漏斗车的车体,所述可折叠式平砟板与平砟板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并通过平砟板升降驱动机构相对于铁路轨道上下移动,所述可折叠式平砟板的下端面能够高于铁路轨道的上端面或低于铁路轨道的上端面或与铁路轨道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可折叠式平砟板包括固定板以及铰接在固定板两端的活动板,当两个活动板与固定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时为展开状态,当两个活动板与固定板垂直时为折叠状态,当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分别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砟漏斗车的可折叠式平砟板,其在所述固定板两端沿其轴向设置有连接凸台,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连接凸台对应配合的凹槽,所述活动板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折页与固定板的连接凸台铰接,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展开状态定位连接孔,在所述折页上设置有折叠状态定位连接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圆销和插销,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圆销穿过展开状态定位连接孔以及连接凸台上与之对应的定位通孔并通过插销固定,在折叠状态时,所述圆销穿过折叠状态定位连接孔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销座并通过插销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砟漏斗车的可折叠式平砟板,其所述平砟板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连杆、连接拉杆、传动轴以及作用风缸,所述连杆一端与石砟漏斗车的车体铰接,其另一端与可折叠式平砟板铰接,所述可折叠式平砟板与连接拉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拉杆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作用风缸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折叠式结构的平砟板,当铁路轨道外侧比较开阔的情况下,采用展开状态,利用展开的活动板以及固定板分别对堆积在铁路轨道外侧及铁路轨道之间的石砟进行铺开,当铁路轨道外侧宽度有所限制时,采用折叠状态,此时主要利用固定板对堆积在两个轨道之间的石砟进行铺开,使其堆砟高度不高于铁路轨道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呈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呈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可折叠式平砟板,1a为固定板,1b为活动板,2为连接凸台,3为凹槽,4为折页,5为展开状态定位连接孔,6为折叠状态定位连接孔,7为圆销,8为插销,9为定位通孔,10为销座,11为连杆,12为连接拉杆,13为传动轴,14为作用风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用网鱼箱
- 下一篇:一种诱捕蚊子的LED鱼缸